山海经部分译文 西山经华山之首 曰钱来之山 其上多松

原创/搜整 大学生 2024-05-20 42

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西山一经华山山系的第一座山,名叫钱来山,山上有许多松树,山下有很多洗石。山里有一种兽,形状如羊一般...

开放
阅读全文
新建的“味”学长眼中的朱新建 新建的美人图 醉卧古藤荫下了不知南北

新建的“味”学长眼中的朱新建 新建的美人图 醉卧古藤荫下了不知南北

原创/搜整 大学生 2024-05-20 52

新建的美人图:醉卧古藤荫下了不知南北一个初冬的夜晚,我与新建踱步在江南小镇一条古老的巷里,乘兴步入一个老式的酒肆,烫上一壶绍兴黄酒,一盘油炸豆瓣,一碟咸水虾,品味着,争论着各自的绘画见解与追求,直...

开放
阅读全文

简述唐代诗仙李白的一生 人如果婚姻不幸 这辈子且折腾呢

原创/搜整 大学生 2024-05-20 43

人如果婚姻不幸,这辈子且折腾呢,大伙都知道的,李白连皇上都奈他不得,而且你说论家底儿,人家爹那个年代就是倒腾大买卖的,论才华,大唐的半拉风水都在人家身上。就这条件他要说第二,你说谁还敢说第一吧。李...

开放
阅读全文

自述-陈绶祥 年届半百 书剑不成 母蜀中范氏 苏州故族

原创/搜整 大学生 2024-05-20 50

.limg {float:left;margin-right:20px}年届半百,书剑不成。母蜀中范氏,苏州故族;父粤西陈家,洛阳旧户。然予幼孤贫,赖母浣织以活。母贤而有识,宠辱不惊,深敬爱之。然天性善羞,每有人至则踢缩门后。至入学...

开放
阅读全文
百悟堂主人连胜群造像与百悟堂文-文/连胜群 老连聪明悟性高 圈内不少朋友夸赞

百悟堂主人连胜群造像与百悟堂文-文/连胜群 老连聪明悟性高 圈内...

原创/搜整 大学生 2024-05-20 113

百悟堂主人连胜群造像百悟堂文/连胜群老连聪明悟性高,圈内不少朋友夸赞,这是客气,只有陈绶祥先生对我是骂多褒少,恨铁不成钢。2002年,余不幸患糖尿病,医生面对愁容难消的我不住的安慰。临别时,慎重的对我说...

开放
阅读全文

洛阳王城寻踪-洛阳历史探究 东周王城是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

原创/搜整 大学生 2024-05-20 41

东周王城是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至周悼王及周赧王共14王的都城,时间达300余年(周敬王至慎靓王共11王皆居成周城)。列国争霸,群雄逐鹿,是中国历史步入春秋战国时期最突出的特征。王城作为“天子”之都,是全国的...

开放
阅读全文

洛阳王城的发现-洛阳历史探究 东周王城的规模 布局 沿革等历史文...

原创/搜整 大学生 2024-05-20 54

东周王城的规模、布局、沿革等历史文献多有记载,但因历史久远,昔日壮观的景象如今已荡然无存,不见踪影。20世纪50年代,文物工作者根据文献记载在今王城公园一带、涧河两岸进行了全面勘察和部分发掘工作,开始...

开放
阅读全文

周文化的礼乐文明 以秩序与和谐为主旨的礼乐文明形成

原创/搜整 大学生 2024-05-20 116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以秩序与和谐为主旨的礼乐文明形成和完备于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制度是周文化的核心,对其后3000年的中国社会及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代的礼乐制...

开放
阅读全文

洛阳瞿家屯大型夯土建筑基址 1959年在东周王城城址的西南部

原创/搜整 大学生 2024-05-20 49

1959年在东周王城城址的西南部,今瞿家屯一带发现了一处东周时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分南北两组。北组建筑的四周有夯土围墙环绕,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44,南北宽约182米。围墙内最大的两片夯土墙基位于中部偏...

开放
阅读全文

中国古代的列鼎制度 鼎不仅作为国家重器象征奴隶制王权

原创/搜整 大学生 2024-05-20 73

鼎不仅作为国家重器象征奴隶制王权,还被作为礼器,广泛使用在祭祀、宴飨、朝聘、婚冠、丧葬等各种政治和宗教活动中,《仪礼》等文献记载了东周时期列鼎的使用和鼎簋相配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

开放
阅读全文

辨才法师与龙井茶 首开龙井狮峰山种茶之举

原创/搜整 大学生 2024-05-20 52

北宋时,西湖上天竺辨才法师(生卒不详)退居龙井寿圣院(即广福院),首开龙井狮峰山种茶之举。辨才知识渊博,才高八斗,功德远播,博得众多名流仰慕。他们品茗论经,为龙井茶名大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辨才...

开放
阅读全文

大文豪苏东坡与辨才结下不解茶缘 北宋元四年(1089年) 文学家 嘉进士苏轼

原创/搜整 大学生 2024-05-20 52

北宋元四年(1089年),文学家、嘉进士苏轼,第二次来杭州任太守,常去龙井寿圣院拜访辨才。元七年(1092年),朝廷召苏轼回京(即汴京,今河南开封)为礼部尚书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在离开杭州前,苏轼再...

开放
阅读全文

北宋南山僧释守一亲临寿圣院拜会辨才 两人把壶品茗 讲经说法

原创/搜整 大学生 2024-05-20 80

北宋元丰癸亥(1083年)四月九日,杭州南山僧官释守一到龙井寿圣院辨才住所寿圣院方圆庵拜会辨才。两人把壶品茗,讲经说法,十分投机。事后,南山守一写了龙井山《方圆庵记》一文,以示纪念。其中写道:“(辨才...

开放
阅读全文

北宋时期佛教天台宗著名的高僧——辩才大师

原创/搜整 大学生 2024-05-20 119

辩才(1011—1091),俗姓徐,名无象,法名元净,於潜县(今临安於潜镇)人。其家乐善好施,世以助人为乐事。相传,他出生时,有位外乡客路过,指着他家的房子说:这里有佳气郁郁上腾,当生奇男子。刚生下来时,...

开放
阅读全文

学识立身 诗书传家-唐代文学家-韩愈 19 岁时 韩愈离开洛阳赴长安

原创/搜整 大学生 2024-05-20 81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19 岁时,韩愈离开洛阳赴长安。然而,抱负远...

开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