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新建的“味”学长眼中的朱新建 新建的美人图 醉卧古藤荫下了不知南北

来源:原创/搜整 发布:大学生 18

新建的美人图:醉卧古藤荫下了不知南北

一个初冬的夜晚,我与新建踱步在江南小镇一条古老的巷里,乘兴步入一个老式的酒肆,烫上一壶绍兴黄酒,一盘油炸豆瓣,一碟咸水虾,品味着,争论着各自的绘画见解与追求,直到子夜。

读新建的画,常使我想起那往日的一幕,不论新建用什么材料作画,总离不了那股子趣味,仿佛总是与那古老的深巷,老式的酒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新建少时喜爱漫画,正因此,在他的心中很早便播下了幽默诙谐的种子。然而他步入艺坛却是从剪纸开始。受柯明等前辈的影响,他狂热地爱上了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并始终以敏锐的眼光捕捉着他所需要的一切。从漫画和民间艺术这两个基因中,他获得了“线”、“型”,“服饰”。他追逐着具有强烈个人性的味、趣、情。

一本本不离身的速写本,是他采集情趣的“标本箱”;他爱收集民间剪纸、木版插图,得意时常常喜形于色,如同一位初看到万花筒的稚童;他尤其癖好读带有市井味的言情、武侠小说,以及看那些不上路子的小剧团演出的戏曲,而且剧种不限、扬、淮、川、越、京剧他都爱看,除了在其中领略音腔的变化、韵律的节奏外,真正的不在“听”,而在看,看那中国人的风情,品那中国人的“土”味。他听起说书来,更是如痴如迷。新建的这些爱好,并不同于无事的老人,那是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那其中的养分一样是丰厚的。

新建自称“使用自己的才能亦是一门学问”。其实他很善于驾驭自己。他的起点近乎“俗”, 然而其画却从无“俗”感,相反,每每读之,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唐人司空图论诗尝有“味外之味”说,我想新建能在人们常以为俗不可耐的东西中,品出“味”来,与司空图所说,也是殊途同归吧。

大概是口味相合,剪纸、布贴、木刻、连环画、国画戏曲人物小品、动画电影,他无一不搞,然则创作态度却十分认真,并且从不以“雷同”作为自己的表现手段。他曾创作了大量的儿童读物,如“除三害”、“珍珠门”等,深受孩子们喜爱。他正是在儿童画中,吸收了大量的“技法”。他创作的连环画曾多次获奖,他与原小民合作的漫画《他的车子找不到》以特殊的幽默感,曾获全国第6届美展银牌奖。罗列作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画味,打动着越来越多的人。

艺术的道路千条万条,有正宗之路,也有左道旁门。高雅的、粗犷的、文人的、乡土的固然可以成功。而从古老的酒肆中,从市井文学中,把“脂粉气”加上民间的土味,地方戏曲的辣味,儿童的稚味,漫画中的幽默味揉到一起,他不是也画出了自己的风格吗?这大概就是新建成功的秘密吧。

新建的“味”学长眼中的朱新建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