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谈谈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经典之作《红与黑》木匠之子于连的故事

来源:原创 发布:孙玉 670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经典之作,故事围绕主人公于连展开。

上卷:维立叶尔城的市长德・瑞那为显示自己的高人一等,邀请精通拉丁文的木匠之子于连做家庭教师。于连天资聪颖,渴望进入上流社会,起初想当神甫,便投拜在西朗神甫门下钻研神学。在于连担任家庭教师期间,他与市长夫人产生了感情。市长夫人的女仆爱丽沙也爱上于连但被拒绝,夫人得知后发觉自己对于连有别样感情。后来,于连在花园中握住了市长夫人的手,之后还在深夜闯进她的房间。不久,市长夫人的儿子病危,她认为这是上帝对自己的惩罚,陷入深深忏悔。同时,女仆将夫人的私情暗中告知他人,市长收到告密信后,出于利益和名誉考虑,把于连送往贝尚松的神学院学习。于连初到神学院,因环境阴暗伪善而感到忧郁,但院长彼拉神甫因与西朗神甫是老相识,对他特别关照。然而,于连也受到耶稣教派的福力列代理主教的排挤。后来,彼拉神甫在木尔侯爵和福力列的官司中为侯爵出力,侯爵帮他弄到巴黎近郊的富裕教区任职,于连也在彼拉神甫的推荐下,当上了侯爵的私人秘书。离开神学院前,于连趁夜回到维利叶尔城与市长夫人相聚,后在夫人帮助下逃出庄园,前往巴黎。

下卷:于连来到巴黎,在木尔侯爵家担任私人秘书。他凭借敬业、沉着和聪明,逐渐得到侯爵的信任,获准与侯爵家人一起进餐,也学会了上流社会的生活艺术。侯爵的女儿玛特尔小姐读过很多浪漫主义爱情小说,向往浪漫爱情,于连的骄傲和才干使她芳心大动,于连为了地位也开始热烈追求她。玛特尔主动向于连表白,并在花园里挽着他的胳膊,还写信宣布爱情,甚至让于连在月光下用梯子爬到她的卧室,两人发生了关系,但过后玛特尔很快后悔。她反复无常的性格让于连痛苦不已。后来,于连因记忆力好,列席一次保王党人的秘密会议,会后侯爵让他把会议记录带到国外,他在途中差点被敌方杀害,幸运逃脱后遇到俄国柯哈莎夫王子,王子建议他假装追求玛特尔的女友来考验她。于连回到巴黎后照做,使玛特尔完全拜倒在他脚下。不久,玛特尔怀孕,写信告诉父亲要与于连公开结婚,侯爵恼怒但最终让步,赐予于连田产、骠骑兵中尉委任状和贵族头衔。就在这时,于连收到玛特尔的急信,得知市长夫人受教士强迫给侯爵写信揭露了他们原先的关系。于连恼羞成怒,赶往维立叶尔,在教堂向正在祷告的市长夫人开枪,夫人中枪倒地,于连随后被捕。在监狱中,于连头脑冷静下来,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悔恨和耻辱。玛特尔从巴黎赶来探监并为他奔走营救,市长夫人也买通狱吏前去探监,于连这才知道真相,两人彼此饶恕。公审时,于连拒绝上诉和临终祷告,以示对封建贵族阶级专制的抗议,最终被判处死刑。于连死后,玛特尔买下他的头颅,按照她敬仰的皇后先祖的方式埋葬了他,而市长夫人在于连死后的第三天,抱吻着儿子离开了人间。

《红与黑》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开创批判现实主义先河

深刻的社会批判:司汤达通过于连的个人奋斗历程,深刻地批判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现实。小说揭示了封建贵族的反动腐朽、教会的虚伪贪婪以及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树立了典范,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重要的创作思路和方向。

真实的生活再现: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和人物的精神面貌,从贵族的沙龙到平民的家庭,从城市到乡村,全方位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历史感。

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复杂多面的于连:主人公于连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他性格复杂,既有雄心壮志和对知识的渴望,又有强烈的自尊心和野心;他试图跨越阶级鸿沟,却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陷入了虚伪和矛盾。于连的形象反映了当时许多年轻人的困境和挣扎,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鲜明的女性形象:书中的德・瑞那夫人和玛特尔小姐也是各具特色的人物。德・瑞那夫人善良、温柔,她对于连的爱情真挚而深沉,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无私和勇敢;玛特尔小姐则热情奔放、大胆叛逆,她对爱情有着浪漫的幻想和追求,体现了当时贵族女性对传统束缚的反抗。这些女性形象丰富了小说的人物画廊,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影响和女性的自我觉醒。

独特的叙事技巧

心理描写:司汤达擅长运用心理分析的手法来刻画人物。他通过细腻的内心独白、梦境和幻觉等方式,深入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性格发展。例如,于连在面对各种选择和困境时的内心挣扎,以及他与德・瑞那夫人、玛特尔小姐相处时的复杂情感,都通过心理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

情节安排: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于连从一个木匠之子到贵族秘书,再到阶下囚的命运转折,以及他与两位女性之间的情感纠葛,都使故事充满了悬念和吸引力。同时,司汤达在情节发展中巧妙地融入了社会现实和人物的性格冲突,使情节既符合生活逻辑,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深远的文学影响

对法国文学的影响:《红与黑》在法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启发了后来许多作家的创作。巴尔扎克、福楼拜等作家都受到了司汤达的影响,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对社会现实的深入批判和对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这部小说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宝贵财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