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丹地貌是一个地理学名词,指的是一种奇特的地理景观。它是一系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上世纪初中外学者进行罗布泊联合考察时,在罗布泊西北部的古楼兰附近,发现这种奇特的地貌,并根据维吾尔族人对此的称呼来命名。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为“险峻的土丘”的意思,而雅丹地貌专指干燥地区由风沙刻蚀出来的、主要是由连片的风蚀丘、台组成的一种特殊地貌。
雅丹地貌的形成演变过程基本是这样的:干旱区的湖泊,在形成历史中往往包括反反复复的水进水退,因而发育了上下叠加的泥岩层和沙土层。在长期的地质风化作用下,风和流水带走疏松的沙土层。荒漠区剧烈变化的温差所产生的胀缩效应则使坚硬的泥岩层发生崩裂,雨雪水的冲刷作用使得裂隙加宽扩大,之后,由于大风的不断剥蚀,逐渐演变形成风蚀沟谷和洼地,坚硬的岩石则留下来形成孤岛状的成大或小的条形上墩。如果罚层近于水平且硬,软岩层相间,软彩层容易被剥蚀掉,硬装昃相对突出,像屋檐那样,你有槽。如果软,硬层相团的岩层是陡倾斜的,那么就形成,锯齿状的雅尔当地形。如果组成石柱的岩石下软硬,兼之低处的风携带的沙多且沙粒粗大,高处的风挽带的沙少且沙粒细小,凤的吹蚀和磨蚀作用在石柱的上部和下部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结果:下部变得很细,像牌菇把,上端则成了蘑菇伞,形成蘑菇石。最后的结果,菇把也剥蚀掉了,磨菇伞只靠着很小的一点接触里坐落在基岩上,看上去摇摇晃晃的,称摇摆石。
国最有名的雅丹地貌是新疆的魔鬼城。
魔鬼城又被称为“乌尔禾风城”,古书中称它为“龙城”,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克拉玛依市区东北110 公里处的乌尔禾油区。魔鬼城呈西北——东南走向,长宽在5公里以上,地面
海拔 350 米左右。
据考察,大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后来经过两次大的地壳变动,湖泊变成了间夹着砂岩和泥板岩的陆地瀚海,地质学上称它为“戈壁台地"。然后,再
经过前述的地质风化和风蚀的作用,地面形成深浅不一的沟壑,裸露的石层被狂风雕琢得奇形怪状:有的龇牙咧嘴,状如怪兽;有的危台高耸,垛堞分明,形似古堡;这里似亭台楼阁,檐顶宛然;那里像宏伟宫殿,傲然挺立。远眺过去,就像中世纪欧洲的一座大城堡。大大小小的城堡林立,高低参差,错落有致。纵横交错的风蚀沟谷是街道,石柱和石墩则是沿街而建的楼群。
风城地处风口,四季多风。每当风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怪影迷离。特别是到了夏秋季节,这里常常会刮起七八级大风,风沿着谷地吹过,卷着砂石发出凄厉的声响,有如鬼哭狼嚎一般,魔鬼城的名字就是这样得来的。
雅丹地貌在世界上许多的干旱区都可以找到,在中国也并不仅限于新疆。从青海的鱼卡向西通往南疆的公路沿途非常荒凉,在南八仙到一里平公路道班之间都可以看到“雅丹”,是西北内陆的最大一片“雅丹”分布区;但新疆的雅丹地形分布最多,除了克拉玛依的“魔鬼城”,还有奇台的“风城”、罗布泊和古楼兰等,也都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一般认为,风在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有人甚至认为,风成是雅丹地貌的最主要的特征。但近年来,也发现了一些水成的雅丹地貌,已经大大地改变了人们对雅丹地貌的认识。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