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上还原是崇祯皇帝驾前的四品带刀侍卫,跟随太子来到栾川后,与杨阳观、王承恩、刘太秀等共谋复明大计,忠心不改,矢志不移。太子死后,他的心情极为悲伤。他是个性情直爽的人,恨铁不成钢,说一不二,只折不弯。太子死,使他的复国壮志一落千丈。
贾上还怀念太子,茶不甘,饭不香,寡言少语,愁苦忧伤,日渐消瘦,精神失常。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性情刚直,脾气暴燥。太子死,对他的精神打击太大了,简直是不能忍受。开始是心神不定,精神委靡,渐渐地竟成了滞呆一般。他为了忘掉一切,磨炼自己的脾性,就用硬木做了一个球状的圆弹子,就有现在的足球那么大,上边钉了一个铁鼻,鼻内穿一根麻绳,每天用手牵着在路上慢步行走,见了人也不说话,如同傻子一般。有时弹子被石头或树根什么绊住了,也不回头一看,只呆呆地站在那里不走,直到有人从这里经过看见了,帮助取掉或疏通障碍,方才起步再行。时人称此木弹子为“磨性弹”。
贾上还每日不洗脸,不梳头,不洗换衣服,一头乱发,一身龌龊,满脸黑虼甲,赤足露胯,形同乞丐。当地居民见他可怜让他吃饭,有时吃有时不吃。每天饥一顿饱一顿,骨瘦如柴,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但他眼里经常含着泪花。
贾上还每天在路上拖着“磨性弹”漫步行走,有时太阳晒得他满头大汗直流油,他也不去树荫下乘凉。有时下雨淋得他浑身水湿像洗澡,他也不找个地方去避雨,真如失去了知觉的木头人一般。
晚上他回到太清宫睡觉时,屋里也不点灯。每晚在休息前,总要将百枚铜钱撒在屋内地下,然后再黑摸着一枚一枚地如数捡起,少一枚也不肯睡。有时候数捡不够,竟能一夜不睡。
一年后,贾上还的神志越来越不清了,昏昏沉沉,模模糊糊。但他还要强撑着身子,牵着“磨性弹”出外行走。终于有一天,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午后,一声炸雷,惊得他一个踉跄倒在泥坑里,再也没有起来。
贾上还死了,他没有埋进道士坟,他的墓址就在太清宫附近的丘岭之下。他的忠心和正气,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尊敬,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他的墓地建了一座用青砖砌成的七层宝塔,十分壮观。
流传地区:栾川
讲述者:林勃勃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