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就要“先发制人”且不着痕迹
所谓的Give&Give,就是利用互惠原理,让身边的人成为自己的贵人。请尽可能地将它拿来和宣传与奉献一起使用,这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当我们把身边的人都变成伙伴,并将自己的兴趣往收益化方向推进,他们就都会是你的助力。然而,如果你没有实践Give&Give,就可能会出现“这个社会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你就不能把心放在工作上吗”类似这样妨碍你集中与选择的话。
因此,拥有愿意站在你身边的人,或者说是对你“特别照顾”的上司或前辈,是相当重要的。从6度分隔理论来看,我们应该有机会让处在二次、三次分隔关系的人,成为自己的支持者。
那么具体来说,究竟要给予(Give)什么才好呢?
在接下来的第三个重点里,我便会提到--你的行为能否为对方带来实质帮助,这是一个关键,而且在Give&Give里要给对方的是东西。至于该给对方什么,其实与东西的价格无关。事实上,除了对亲人、伴侣等关系亲近的人之外,很多时候送昂贵的东西给别人,反而会带来反效果。
假设你是女生,突然有一位不是特别熟的男士,要送你名牌鞋子和包包,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你是不是会想:这个人一定不怀好意,真恶心。然后对他做出保持警惕的姿态。就算送礼的男士并非别有用心,还是会让人产生“小心为妙”的感觉。但是如果换个场景,当一位伯伯去你家拜访你父母,随手逃了一颗糖果给你时,通常你就会接受糖果,并态度自然地对他回礼说“谢谢”。
因此,如果想要送东西给交情一般的朋友或认识的人,像饼干、糖果这些让人好收下的东西,会比高昂的礼品更有效果。如前面介绍的实验,仅仅用了免费的可乐便能换来彩券销量一样。一般人就算只是接受了他人的滴水之恩,也可能会涌泉相报。
送礼的重点在于“先发制人”且不着痕迹。就算只是送一颗糖果给对方,天天周而复始地做下去,你的行为也会让对方难以忘怀,让对方觉得:咦?那个人好像一直挺关心我的。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