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风水
风水,从字面上解释,“风”就是流动的空气,“水”就是大地的血脉。
“风水”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代郭璞所著的《葬经》,书中写道“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郭璞指出人在充满生气的地方才能更好地生存,因此人就要寻找让生气不散的方法。古人认为生气遇到风就会扩散,遇到水就会停止,所以古人就发明出一系列让生气汇聚而不扩散,运行而不停止的方法,这就是风水学。藏风、聚气、得水也就是好风水。
风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替人们选择有利的居住环境,使居住之人家安人泰,旺丁旺财,人们称之为勘察阳宅;二是替人们选择安葬死人的墓穴,人们称之为勘察阴宅。
中国人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按照天道运行的方式生活,就能达到与自然融合的境地,从而化自然所有为自己所有,这是不少人毕生追求的至高境界。所谓“天人合一”,其实质就是人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其方法就是顺应天道,即按照自然运行的方法去寻找最好的自然条件,或将自己所处的环境尽量改造到与自己最为协调。
简而言之,风水就是人类生前与逝后居住生活的环境选择与调整方法。
二、什么是生气
风水的核心要求就是在人停留之处要有生气。风水学认为,自然中有一种能让万物生长发育的强大力量,它是能够焕发生命力的要素,这就是“生气”。生气并非传统意义的空气,更不是阳光、土壤和水这些生命的要素,它是环境中一切有利于生命成长的要素的总和。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场”,一种能够影响事物的微波,它能有效地改变环境,影响人的精神面貌。
三、风水有哪些别称
1.形法
作为风水的别称,形法是相地相形之意,但它的外延似乎更宽,还包括相人、相畜。
2.舆
堪舆中的“勘”为天道,“舆”为地道,堪舆就是天地运行的原理。
3.青囊
青囊取自堪舆学的一本秘传著作《青囊经》,这本书流传和影响都很广。传说郭璞就是从这本书中学到了风水的精髓,成为一代风水名家。
4.青鸟
传说中有一位专门相墓地的堪舆名家叫青鸟子,后人就用他的名字来指代风水。
5.地理
在古代,地理不仅是地貌的意思。古人认为不同地方的地貌变化是有章法和依据的,对它们的总结和预测就是地理。所以古代的地理家或地师实际上是中国最早的专职风水师。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