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外靠朋友 互惠原理帮你经营人心
第二个重点是Give。
我想应该有不少人都听过互惠原理(Reciprocity)吧。互惠原理是说,当人们从别人那里得到了什么之后,心里会认为必须要向对方回礼。例如当你正在处理一项临近截止日期的紧急任务,同事们都自愿加班来协助你,相信你心里一定会产生“要是下一次换同事落难,我一定得帮他才行”的想法。
这个心理作用有个非常耐人寻味的地方,那就是通常受惠者的心里会出现“对于他人的帮助,我一定得加倍奉还”的想法。
心理学家丹尼斯·里根(DennisRegan)曾经用可乐做过一个实验。
一开始,里根以艺术调查为由,把实验受试者集合起来,请他们在特定的时间点抵达展览会场。会场中有一个假装是一般参加者的实验助理。在助理和受试者对会场画作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助理会在此过程中提出稍作休息的请求,然后走向可以免费领取饮料的地方。
当助理回到受试者身边时,会有以下两种情形:一种是助理两手空空回来;另一种是助理手上拿着一杯可乐给受试者喝。不论是哪种状况,助理都会向受试者提出这样的要求:“其实,我是以卖彩券为生的,今天还有几张没有卖完,一张只要25美分。如果我能够把彩券全部卖出去,就可以获得50美元的奖励,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帮我完成任务,买几张都行的。”
结果显示,拿到可乐的受试者的购买率,是没有拿到可乐的受试者两倍。明明只是一杯免费的可乐,却对受试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从其他类似的实验中也同样可以发现,只要对受试者施加小惠,就可以期待他们带来远远超出小惠的回报。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