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效应 家庭暴力背后的心理学-心理学的100个基本93

来源:原创/搜集
发布:开元
2025-05-17
热度:42
感觉

美国宪法规定,所有没有重罪记录的成年公民都可以持枪。仅2021年,全美共有超过2万人被枪杀。武器的存在会增强侵犯行为,这种现象就叫“武器效应”。这个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伯克威茨(L.Berkowitz )在1978 年提出。伯克威茨做过一组对照实验,安排2个被试者在不同的房间,房间桌子上分别放着一把手枪和一只羽毛球拍。实验期间他让人故意激怒被试者,让被试者有机会可以对激怒自己的人实施电击。结果显示,看到手枪的被试者,比羽毛球拍组实施了更多的电击。

也就是说,手枪增强了人们侵犯的行为。暴力事件与环境中存在刺激其产生的“武器”有关。“武器”不一定是枪支、刀具,还有可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暴力。研究数据显示,有语言暴力的家庭,近10%会升级成家暴。恶语伤人只会引来忿言反身,滥用语言暴力,有可能反遭“语言武器”的伤害。既是前世缘分修来的一家人,又怎么舍得兵戎相见?

上一篇:俄狄浦斯情结 男孩儿为什么总与母亲更亲?-心理学的100个基本94

下一篇:缄默效应 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心理学的100个基本92

你有爱心打赏我有激情创作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微信打赏二维码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

凡打赏100元可成为本站金牌会员享受人工服务 人工服务项目若干 可接受私人定制等 咨询15896680811

最近支持 随机显示

用户头像 昵称:匿***
¥100.00
用户头像 昵称:内***
¥20.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1.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5.00
用户头像 昵称:梨***
¥100.00

评论区

已有 0 条评论

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