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屯卦(坎上震下-上坎下震-上水下雷)64卦的第3卦
03.屯卦:上水下雷 读 zhūn爻辞原文卦辞: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象》曰:虽磐桓,...
生活中总有一些看似寻常的时刻,却可能暗藏致命危机。有人只是正常居家、散步,有人不过是在毕业庆典上散心,却因意外、疏忽或一时好奇,意外踏入了命运设下的 “死亡陷阱”。以下三起真实发生的案件,结局皆可用 “防不胜防” 来形容,也让人不得不感叹生命的脆弱。
一、警用 SUV 里的 “烤箱悲剧”:忘记锁车竟成致命疏忽
2020 年 8 月 21 日,星期五,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警局的 58 岁警官阿里斯蒂德,结束了彻夜未眠的夜班后,驾驶警用 SUV 回到家中。因极度疲惫,他未锁车门便径直上楼睡觉,既没和妻子克拉拉、儿子打招呼,也没意识到这个微小的疏忽会酿成惨剧。
直到下午 5 点,阿里斯蒂德自然醒后才发现异常 —— 往常总会被妻子做家务的声音吵醒,这天家里却格外安静。他下楼询问在客厅看书的儿子,得知儿子已几小时没见过克拉拉,且两人均确定克拉拉当天无外出计划。父子俩先在家中四处寻找,呼喊、打电话均无回应;又猜测克拉拉可能找邻居聊天或外出散步,便分头到屋外寻找:阿里斯蒂德去后院,儿子则走向门口车道。
没过多久,阿里斯蒂德突然听到儿子从车道方向传来撕心裂肺的惨叫。他急忙跑过去,只见儿子眼神空洞地站在警用 SUV 旁,车门敞开,死死盯着车内 —— 克拉拉竟被困在后排!
原来,克拉拉趁阿里斯蒂德睡觉时走出家门,或许是想上车找东西,打开 SUV 后门进入后,车门因警用设计自动关闭。而警用 SUV 为防止犯人逃跑,后门从内部无法打开,前座与后座间还隔着坚固的厚隔板,克拉拉既无法爬到前座,也没法按喇叭求救;她没带手机,即便大声呼喊、用拳头砸玻璃、用脚踹车顶,因车窗是深色反光玻璃且贴了膜,外面的人既看不见也听不见。
当天迈阿密气温高达 32 摄氏度,车辆停在无阴凉的车道上,车内温度持续攀升,逐渐变成 “带轱辘的烤箱”。等阿里斯蒂德冲过去将克拉拉拉出车外,即便立刻做人工呼吸、心肺复苏,也为时已晚 —— 克拉拉已因中暑窒息死亡。
二、恐龙雕像里的 “倒立窒息”:好奇捡手机却被困身亡
2021 年 5 月 22 日,西班牙巴塞罗那一个小镇的郊区,一位父亲带着年幼的儿子散步时,孩子执意要去附近老剧院看恐龙雕像(小朋友们常去打卡)。父亲起初以 “出来太久” 为由拒绝,最终在孩子的软磨硬泡下妥协,带着孩子向剧院方向走去。
抵达后,孩子兴奋地冲向恐龙雕像,父亲则慢悠悠跟在后面。这座雕像并非水泥或石头材质,而是由较硬的纸壳制成,内部空心。孩子跑到雕像旁突然停下,专注地盯着恐龙右后腿的某个位置,父亲好奇上前查看,发现雕像右后腿大腿根处有一道裂痕,空心内部似乎藏着什么东西 —— 正是这东西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
当父亲看清裂痕里的 “东西” 时,顿时脊背发凉,立刻抱起孩子跑远,随后拨打报警电话。警方赶到后,用电锯锯开恐龙雕像,竟从里面拖出一具 39 岁男性的尸体 —— 此人几天前已被家人报失踪。
警方通过调查还原了真相:死者并非自杀或他杀,而是因好奇意外被困。他此前散步时发现恐龙雕像腹部有可打开的小门,便钻进内部;转身时手机从口袋滑落,掉进雕像空心的右后腿里。为捡手机,他趴在雕像腹部,身体逐渐滑向腿部,先伸手探取,因够不到底部,又把头也伸进去,还撑开双腿顶在雕像内壁固定身体,继续向下探。
可就在这时,他的腿突然打滑,整个人头朝下栽进狭窄的恐龙腿里 —— 腿部空间极小,他的胳膊被身体重量压得无法动弹,双腿虽在腹部却使不上劲,连退回都做不到。由于倒立状态下声音微弱,外界无人察觉,他在绝望中因颅内压升高、心脏负担过重,最终窒息死亡。
三、游乐园铁塔的 “配重撞击”:赌气冒险酿毕业悲剧
20 世纪 80 年代初,美国俄亥俄州特拉华镇一所高中,在 “国王岛” 大型游乐园举办毕业典礼,让毕业生们通过游玩为高中生涯收尾。5 月 13 日星期五下午,毕业生们分组驾车前往游乐园,其中 18 岁的约翰・哈德平时胆子大、爱开玩笑,还喜欢搞些无伤大雅的恶作剧,性格虽有些离经叛道,却并不惹人讨厌。
当天,约翰乘坐同学的车前往游乐园,因车程约 2 小时,他在车上喝了些酒(并非驾驶员),抵达时已有些醉意,走路摇摇晃晃。进入游乐园后,他与女朋友帕姆及其他同学组队游玩,却不知为何与帕姆发生争吵,情绪激动得没了游玩兴致。争吵结束后,两人陷入冷战,气氛十分尴尬。
晚上 8 点左右,众人刚玩完一次过山车,约翰便赌气说 “想回家”。同学们纷纷劝说:“情侣吵架很正常,再玩一次过山车,之后去吃饭,这事就过去了。” 约翰被说动,留下又玩了一次过山车。可下车后,同学们却发现约翰不见了 —— 大家以为他只是心情不好,想单独冷静,便没在意,继续游玩,甚至渐渐忘了他。
直到游乐园广播通知闭园,灯光陆续熄灭,大门被工作人员锁上,众人才慌了神,四处打听约翰的下落,却无人见过他。此时他们才得知,游乐园内的仿埃菲尔铁塔(约 100 米高,为真塔的 1/3)附近发生了事故,警方在现场发现一具无名尸体。
经调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当天晚上 9 点左右,约翰独自走向仿埃菲尔铁塔,未乘电梯,而是爬楼梯到达 15 米高的观景平台,随后跨过 “仅限工作人员进入” 的围栏,继续沿楼梯向上走,最终停在靠近顶层平台的位置。或许是仍在赌气,或许是想炫耀胆量,他翻过围栏,踩在一根金属横梁上,双手抓住头顶横梁,像杂技演员般摇摇晃晃走向电梯井中心 —— 这里无任何防护措施,稍有不慎便会从几十米高空坠落。
当时,一部电梯正在向下运行,其配套的配重块(用于平衡电梯重量,材质坚硬且沉重)则向上移动,恰好朝着约翰所在的位置冲去。高速上升的配重块直接将约翰从横梁上撞下,他的身体被卡在配重块的金属结构中,无法动弹。电梯内的工作人员察觉到震动,待乘客下车后,操作电梯返回顶部检查,刚上升到 20 米左右,便听到头顶传来巨响 —— 因电梯运动方向反转,配重块由上行变为下行,约翰被卡在配重块上,身体部位(胳膊、腿)悬在外面,撞击到电梯井内的横梁后,从约 60 米高空坠落,重重砸在电梯顶部,当场死亡。
由于约翰身上未携带身份证明,警方起初无法联系其家属,直到他的朋友们在医院确认,死者正是约翰。至于他为何做出如此危险的举动,至今无人能确定 —— 有人说他是醉酒耍疯,有人猜测是自杀,也有人认为他只是想出风头,最终却用生命为这场 “冒险” 付出了代价。
这三起案件,没有复杂的阴谋,没有刻意的伤害,却都因偶然的疏忽、一时的好奇或冲动的决定,将生命推向了终点。它们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生活中潜藏的未知风险,也提醒着我们:对日常细节多一份留意,对危险举动多一份克制,或许就能避免许多 “防不胜防” 的悲剧。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