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漷索图·沈周 螃蟹又名漷索 盖因蟹吐沫或横行时发出的“漷索漷索”之声也
漷索图·沈周螃蟹又名漷索,盖因蟹吐沫或横行时发出的“漷索漷索”之声也。沈周不仅精于画山水、人物、花鸟,画虫鱼也有独到之处。他的水墨写意画《漷索图》,以淡墨画蟹壳、蟹脚,焦墨画爪尖和蟹壳凹凸,浓墨渲...
董秋原说:从前我在钜野县当学官的时候,有个负责看守节孝祠的门役,就带着家人住在祠堂旁边。有一年秋天祭祀,门役半夜起来打扫祠堂,他的妻子还在睡觉。
妻子在梦里看见几十个妇女,手拉手走进祠堂。她心里知道是神灵降临,也不觉得害怕。忽然看见两个自己认识的贫苦老妇人也在人群里,反复看了好几遍,确实没认错。她觉得奇怪,就问她们:“你们没被朝廷表彰过,怎么也能来这里?”
其中一个老妇人回答说:“人间的表彰,哪能顾及到所有偏远乡村的人呢?那些守节尽孝却没被人知道的人,到处都是。鬼神怜悯她们一生的辛苦,就算祠堂里没给她们设牌位,也会召她们来受祭祀。反倒是有些藏着污点、行为不端的人,靠着不正当手段混到了表彰,牌位虽然摆在祠堂里,鬼神反而不容许她们进来。所以我们俩才能到这里来。”
这事听起来很新奇,但按鬼神的道理来想,似乎本该如此。另外,献县礼房有个姓魏的小吏,临终时喃喃自语:“我在清闲的职位上,自认为没做过坏事;没想到那些贫苦妇人申请表彰时,我向她们要了些惯例性的好处,阴间的惩罚竟然这么重啊。”
这两件事能互相印证,可见忠孝节义确实能感动天地、触动鬼神啊!
补充说明
节孝祠:古代供奉受朝廷表彰的节妇(守节妇女)、孝妇(尽孝妇女)的祠堂,是封建时代倡导伦理道德的场所。
旌表:朝廷对品行高尚者(如节妇、孝子)的表彰,通常会赐匾额、立牌坊,或录入地方志。
常例:这里指小吏借机索取的 “手续费”,属于旧时官场陋习。
这则故事通过梦境和临终忏悔,强调 “真正的德行不受世俗表彰与否的限制”,同时讽刺了借表彰谋私利的行为,核心是宣扬 “善恶有报、德行通天” 的观念。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
漷索图·沈周螃蟹又名漷索,盖因蟹吐沫或横行时发出的“漷索漷索”之声也。沈周不仅精于画山水、人物、花鸟,画虫鱼也有独到之处。他的水墨写意画《漷索图》,以淡墨画蟹壳、蟹脚,焦墨画爪尖和蟹壳凹凸,浓墨渲...
从一九三七年起,我中止了文学创作,一直生活在古典书城中。这是职业改变的结果,倒不是"江郎才尽",写不出东西来了。要说写作,我的主观愿望,宁可写小说,而不想写什么学究气的研究论文。我的古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