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加利福尼亚州与内华达州的交界处,有一条狭长的洼地,南北走向,长225 公里,宽6至26 公里。洼地的西面是内华达山脉,东面是大盆地。洼地中低于海平面的面积有 1408平方公里,最低处低于海平面85米,是西半球陆上最低的地方。
1848 年,有一队往西部去淘金的淘金客队伍贪走捷径,误入谷地。他们在谷地迷失了方向,为尽快找到出口,他们烧掉篷车,丢掉行李,各自寻找活路。饥饿、干渴和烈日的炙烤,响尾蛇、蝎子等虫豸的袭击使淘金客历尽千辛万苦,有的甚至葬身谷地,最后一位于1850年1月才走出谷地。走出后,他给这个可怕的地方取了“死谷”这样的名字。
死谷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由于深陷于海平面以下,四周高山环绕,又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这里气温很高,热量又难以排出,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火沟”。所以,这里是北美洲最热且最干旱的地方,夏季的平均气温为52℃,1913 年曾测得57℃高温的历史记录,一度创造了世界热极的最高纪录。比我国火州吐鲁番的最高气温还高8摄氏度。死谷平均年降水量仅为 42毫米,最多的年份也只有 114 毫米,蒸发量却极大,使植物难以生长。谷底部有干涸的阿马戈萨河床,沙丘遍地,乱石嶙峋。谷中央是一片155平方公里的沙丘群,是谷地最荒凉的地方。谷内植物很少,仅在一些沼泽的边缘有一些耐盐碱的盐渍草、灯心草等。放眼望去,满目黄沙,真的是就像一切都死了似的。
死谷的形成与断裂有关。这里原本是一条又长又深的断层陷落的谷地,两侧绝崖陡立。第四纪冰期后,由于冰水补给,这个沟谷曾经是一个大湖。后来,这里出现了常年干旱,湖水大量被蒸发。约5万年前,这个名叫曼利的湖还存在,约在5000~2000年以前,也还是一个浅湖。后来,湖水逐渐蒸发完了,就在湖底留下了一层盐,形成了我们如今所看到的盐盆,现在,当水往沙漠里流时,水便蒸发掉,再没有水淌出来。
死谷腹地虽然荒凉,其周围景色却别具一格。死一般的沉寂,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使它仍不失为“美国一景”。内华达山脉东麓与谷地融汇处,沟壑纵横、怪石林立,月色朦胧中更显得阴森恐怖。沿谷地边缘,山峰林立,而这些山峰的自然风貌又各不相同。白天在阳光照射下,五光十色,非常美丽。这里成为死谷地区最能吸引游人的地方,被人们称为“画家的调色盘”。死谷因它那独特的奇景于1933年被美国辟为国家风景区,并建立了死谷国家公园(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成为人们冬季避寒的休养地。
死谷气候干旱,夏季酷热,不适宜人类居住。但对飞禽走兽来说,却是一个难得的“极乐世界”。据统计,在这里大量繁衍的鸟类有230 种、蜥蜴17 种、蛇类19 种、野驴 1500 多头,美洲狮、野山羊、大袋鼠、狐狸、眼镜蛇等也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至于各种昆虫就更加光怪陆离,不计其数了。
在死谷的西北角,人们还发现,石头竟像动物一样,会“穿梭”“走路”,留下了许多来来往往的足迹。
死谷看上去满目凄凉,神秘莫测,但大自然的演变和气候的变化给谷地留下了丰富的矿藏--硼砂矿和盐矿。1880年开始,人们曾在这里大量开采硼砂,采矿业得到很大的发展。19 世纪80年代以后在附近又发现铜、金、银、铝等矿藏。当时,这一带兴建过许多采矿城镇。
除了美国,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死亡谷”。
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克罗诺基山区也有一个“死亡谷”,它长达2公里,宽100至300 米不等。那里地势凹凸不平,坑坑洼洼,不少地方天然硫磺露出地面。与美国这个死亡谷大不同的是,这里却是动物的地狱,到处可见到狗熊、狼、獾以及其他野兽的尸骨,景象死寂,满目凄凉。据统计,这个“死亡谷”也吞噬了很多条人命,至少已经有30人死在这里。为什么人和动物都纷纷丧命于此呢?科学家们曾对这个“死亡谷”进行过多次冒险性考察和探索,但结论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人认为,杀人祸首是积聚在凹陷深坑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气体;还有人说,致命的原因可能是烈性毒剂氢氰酸和它的衍生物。可是,住在距离“死亡谷”仅一箭之地之外、而且没有山岳和森林阻隔的村舍农民,却不曾受到这些毒气的影响,世代平安无恙。
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的瓦维尔诺湖附近,也有一处与此相似的死谷。但这个“死谷”只危害飞禽走兽,对人的生命却没有威胁。据科学工作者的调查统计,每年在这个山谷中死于非命的各种动物多达4600多头,所以意大利人又称它“动物的墓地”。同样地,动物死亡的原因也是还未揭哓。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有个更为奇异的“死亡谷”。在谷中共分布有6个庞大的山洞,洞呈喇叭状,一个个都是大陷阱,对人类和动物的生命有很大的威胁。人或动物靠近洞口6~7米远,就会被一种神奇的吸引力吸入洞内,再难逃出。所以山洞里至今已堆满了狮子、老虎、野猪、鹿以及人类的残骸尸骨。山洞里何以会具有这种吸擒生灵的力量?被吸进去的人和动物是因中毒还是饥饿而死呢?迄今仍然无法解开其中的奥秘。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