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壮观的钱塘潮

来源:原创/搜集 发布:内玉 16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浙江杭州的钱塘江的人海口就会出现壮观的潮涌现象,引来世界各地的游人争相到这里来观潮。

潮来的时候,原先平静的海面就会堆起几米高的大浪,最高的浪头曾达到9米多高,汹涌澎湃,像千军万马一样地从海上向河口处涌来,其声、其势都堪称举世无双。

“秋满湖天八月中,潮头万丈驾西风。云驱蛟蜃雷霆斗,水激鲲鹏渤澥空。”钱塘江涌潮以其雄伟的气势、多变的画面、迷人的景象引来了千千万万的观赏者。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为此潮留下了无数的描写和颂扬的作品。

“漫漫平沙起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若素练横江”,这是描写初潮的情景;“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雪涛千里如山摧”,“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涌若蛟龙斗,奔如雪雹惊”,这是潮涌时的景象。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这是潮

水的声势。

不同的比喻构成一幅幅形象各异的画面。这样的文墨诗句不胜枚举。钱塘江涌潮以自己的独特形、声、势,成为浙江的重要旅游项目。

钱塘江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潮势呢?

要说清这个问题,要从潮汐的成因、钱塘江入海口特殊的地形结构说起。

到过海边的人都知道,海水有涨有落,这就是海水的潮汐。白天海水上涨,叫做“潮”;晚上海水上涨,叫做“汐”。海水涨潮时,海水上涨,波浪滚滚;退潮时,海水悄然退去,露出一片海滩。海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水涨水落的现象呢?

产生海水潮汐的原因在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月球、太阳等天体的引力影响,由于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最大,据计算,月球的引潮力为太阳的引潮力的 2.17 倍,所以,海水潮汐最主要受月球引力的影响。地球每天都会自转一圈,同时它又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地外月球也在围绕着地球公转。所以,地球上的某个点,每天都会正对着太阳、月球各一次。以月球为例,当地球上某一点正对着它时,这一点所受的月球的万有引力最大,引力与离心力互相叠加,使海水受到的向外的作用力最大,海水在力的作用下就会凸起,形成高潮;同一时刻,在地球的两侧(即与对月点成90度角)的位置上,月球引力的分力与离心力产生互相抵消的作用,海水所受到的向外的力最小,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海水向内凹下,形成落潮;而在地球的背面,离心力与月球引力也呈互相抵消之势,但此时月球的引力最小,所以向外的离心力还是保持得比较大,所以,也会出现一次较小的高潮。由于地球转动是有周期的,所以,每天正对着月球的时间都有周期性,因此引潮力也在周期性地变化,这就是潮汐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即一日之内,地球上除南北两极及个别地区外,各处的潮汐均有两次涨落。由于地球自转时,月球也在往前走,地球上的某一点正对月球的周期并不是地球自转的周期(24小时),而是稍微长一些的24小时50分。也就是说潮汐涨落的时间每天都要推后50 分钟。

太阳对潮汐的作用也与月球相似,就不再多说。要说的是,由于太阳、地球、月球体系中,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很复杂,地球上每个点在不同的时刻受到太阳和月球的综合作用都不相同,所以,它们的潮汐情况也各异。

在每个农历月的初一前后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的吸引力最大,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后的潮汐都比较大。特别是中秋节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因此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的秋潮是一年中最大的。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知道,地球上每处海边都会发生周期性的潮汐,但为什么钱塘江的潮汐却特别的高、特别的有气势呢?

这与钱塘江入海口特殊的地形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钱塘江的入海口叫杭州湾,它形如一个喇叭口,外宽内狭,出海处宽达一百公里,而往西到海宁县盐官镇附近,只有三公里宽。潮水刚进杭州湾时,水面宽阔,越往西河口越窄,潮水受到河流两岸地形的约束,只好涌积起来,潮头越积越高。同时,由于海水的顶托,钱塘江水携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中处沉积了下来,在钱塘江口形成一个体积庞大、好像门槛一样的“沙坎”。当潮水向钱塘江口内涌去的时候,潮势遇到这个沙坎,向前的推力变成了向上的力量,把海潮叠得更高。在潮水前进的过程中,江底的沉沙又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这样,低浪跑不快,后浪追上来,层层相叠,就出现了一浪叠浪、一浪高一浪的涌潮。

除了钱塘潮,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两处著名的涌潮:山东青州潮和广陵涛。

但由于历史久远,现在很难找到有关青州潮的记载了。

广陵也就是今天的扬州。据说,广陵涛盛于汉至六朝,消失于 766 到799年唐代的大历年间。

两千多年前,长江口也是喇叭形的河口,一直到扬州附近,才见收缩,扬州以下,骤然开阔,海潮上溯,奔腾澎湃,就形成了壮观的涌潮。后来,由于从上游输运下来的泥沙很多,口外泥沙沉积,形成了很多新陆地,使扬州一带离大海更远了,海潮到达扬州时,其势已经减小了很多。更重要的是,长江口外形成了很多沙洲,阻挡和分化了潮水的力量,最终使曾经著名的广陵涛消失了。但在今日,长江口处的长江北支还时有涌潮出现。

钱塘江的涌潮蕴藏着丰富的潮能资源。据观测,河口处澉浦的多年平均潮差为5.57米,最大潮差8.93米,是我国沿海潮差最大的地方。上世纪60年代,曾提出在杭州杭州湾内兴建潮汐电站的方案。据估计,如果在乍浦兴建潮汐电站,装机容量可达538万千瓦,年发电量164亿度。但由于还有很多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没有解决,这个建议到如今都还没有得到实现。

汹涌的潮水也经常给钱塘江两岸带来潮灾。据统计,千余年来,重大潮灾已发生210次,其经济损失已难用数字统计。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