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不婚的爱情更长久 李银河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性学家

原创/搜集 梨花 84 2024-11-02

李银河:不婚的爱情更长久胡赳赳、蒋方舟李银河中国第一不婚并不可怕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性学家。胡赳赳:从生活方式上来讲,不婚会不会成为一种主流的选择?李银河:你所谓的主流,那是就二者的比例来说,大多数人还...

开放
阅读全文

人的寿命太长了是症结所在 李银河:婚姻有保护作用 保护弱者

原创/搜集 梨花 106 2024-11-02

人的寿命太长了是症结所在李银河:婚姻有保护作用,保护弱者,它主要的起源是传承,有了私有财产,要传承,还有孩子,人得养孩子,这是婚姻最主要的功能。蒋方舟:那按照这种不堪的未来走势--我原来上过我老师的课,他说,以...

开放
阅读全文

不婚的爱情更持久 蒋方舟:婚姻会强迫一个人和你在一起,强迫你去爱他

原创/搜集 梨花 96 2024-11-02

不婚的爱情更持久蒋方舟:婚姻会强迫一个人和你在一起,强迫你去爱他。我觉得不婚没有一种外力的强迫,会走向爱的另一种冷淡。最后反而会觉得婚内的爱情会更容易持久一些,因为有个制度在强迫你去爱另外一个人,会不会...

开放
阅读全文

“类婚姻”状态是一种发展趋势 胡赳赳:不婚并不意味着没有性伴侣...

原创/搜集 梨花 96 2024-11-02

“类婚姻”状态是一种发展趋势胡赳赳:不婚并不意味着没有性伴侣或没有孩子。你怎么看待这个群体处于这种“类婚姻”的状态当中?李银河:这是一个发展趋势,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不结婚但是有性,或者有同居的伴侣。一...

开放
阅读全文

爱情不是本能而是社会塑造 蒋方舟:很奇怪 人到20多岁就想结婚

原创/搜集 梨花 80 2024-11-02

爱情不是本能而是社会塑造蒋方舟:很奇怪,人到20多岁就想结婚,这是出于人的本能还是社会心理习惯呢?李银河:我觉得是习俗的。蒋方舟:我现在21岁,超级想谈恋爱,是不是本能自然转化成我想结婚或怎样?李银河:我就是在...

开放
阅读全文

婚姻最初是伴随私有财产而出现 李银河:婚姻还是有它存在的一个最...

原创/搜集 梨花 88 2024-11-02

婚姻最初是伴随私有财产而出现李银河:婚姻还是有它存在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不可替代的,养孩子。胡赳赳:但是我觉得养不养孩子也无所谓啊。李银河:传承财产,你愿意把财产传给另外的人吗?胡赳赳:那为了传承财产才去...

开放
阅读全文

婚姻千疮百孔,却是道德的庇护所 胡赳赳:你是怎么看待婚外恋的?

原创/搜集 梨花 81 2024-11-02

婚姻千疮百孔,却是道德的庇护所胡赳赳:你是怎么看待婚外恋的?李银河:婚外恋在道德上是不行的,因为你有婚约然后又违约,背着人偷偷摸摸肯定不对,所以要恋的话,最好先离婚。胡赳赳:但是目前我们的社会大量存在这个...

开放
阅读全文

张小娴:我们都死了 爱情还没死 都市爱情小说掌门人 香港女性杂志...

原创/搜集 梨花 79 2024-11-02

张小娴:我们都死了 爱情还没死丁晓洁张小娴 都市爱情小说掌门人。香港女性杂志AMY总编辑,香港皇冠出版社签约作家,最新长篇小说《我的爱情如此麻辣》将于2010年3月发行内地版。1月4日,香港上环皇冠出版社楼下的...

开放
阅读全文

要学会爱,先栽培自己《新周刊》:你的小说里 为爱不顾一切的例子特别多

原创/搜集 梨花 89 2024-11-02

要学会爱,先栽培自己《新周刊》:你的小说里,为爱不顾一切的例子特别多,感觉每个人都是遵从于本心而不考虑外界的。张小娴:人的本性一定是自私的,一定是先爱自己,所以爱必须慢慢去学习。爱是一种意志,比如说你受过...

开放
阅读全文

最好的导师是爱情本身《新周刊》:有人分析过,读你小说的人85%都是女...

原创/搜集 梨花 79 2024-11-02

最好的导师是爱情本身《新周刊》:有人分析过,读你小说的人85%都是女大学生。张小娴:写的时候没有想过给谁看,纯粹是因为故事首先感动了我自己。我希望我写的书是任何年纪、任何职业都可以看的。《新周刊》:你曾经...

开放
阅读全文

寻找为生活现实问题埋单的“一卡通” 当然,这种特权幻想多半是男权...

原创/搜集 梨花 104 2024-11-02

寻找为生活现实问题埋单的“一卡通”当然,这种特权幻想多半是男权文化激励出来的,男人即“难人",老公即“劳工”。因此,有些女人会把婚姻当作转运换命的二次投胎,才会看到,在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发布的“2010...

开放
阅读全文

黄菡:女人找爱时,同时在找什么? 黄菡

原创/搜集 梨花 72 2024-11-02

黄菡: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江苏省委党校行政学教研部教授、主任;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特邀嘉宾主持。我记不得那个男嘉宾的名字了,其实也不用特别说明是谁,这样的表达无论在舞台上还是在生活里,你一定都不陌生...

开放
阅读全文

廖一梅:当我们谈论爱情时 我们谈论的不是同一种东西 丁晓洁

原创/搜集 梨花 79 2024-11-02

廖一梅编剧、作家。话剧代表作《恋爱的犀牛》《琥珀》和《柔软》构成其“悲观主义三部曲”,被称为“年轻一代的爱情圣经”。我以后不再使用“爱”这个字。爱?这几乎是这世界上最含糊不清的一个词,因为被使用得太多...

开放
阅读全文

寻找支撑自己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强心剂” 四年前的年底,北京女白...

原创/搜集 梨花 71 2024-11-02

寻找支撑自己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强心剂”四年前的年底,北京女白领姜岩为丈夫别恋跳楼自尽,四年后的圣诞,又一个女子肖艳琴为始终不能释怀她姜姓前夫的移情而自杀未遂。牺牲的女人自始至终都有自己的坚持,坚持着关...

开放
阅读全文

寻找对平凡生活的浪漫和壮丽的超越 相较于艰辛 平淡是日常生活...

原创/搜集 梨花 77 2024-11-02

寻找对平凡生活的浪漫和壮丽的超越相较于艰辛,平淡是日常生活暗藏的另一把令人难以忍受的慢刀子。“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是以成为经久不息的吟唱,有人借用革命和信仰去超越,有人通过成功或宗教去超越,有人简单...

开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