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诺-担忧无疑是祈求你获得不想得到的东西
承诺-担忧无疑是祈求你获得不想得到的东西。我们比较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经过多年来的专注练习,我们越发不了解自己真心的渴望。了解真心渴望之初,最怕许下承诺,因为冒险进入内...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版本繁杂一直是读者深入阅读的 “拦路虎”。多数人只知其分为 “抄本” 与 “印刷本”(或 “脂本” 与 “程本”),却不知不同版本背后的传承关系与核心差异。本文将用 “十三分钟阅读” 的节奏,拆解《红楼梦》十二个关键版本,从脂本系统的 “原稿残影” 到程本系统的 “普及定本”,帮你理清版本脉络,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选择。
一、脂本系统:曹雪芹生前的 “传抄原稿”,藏着最珍贵的作者线索
脂本系统是《红楼梦》早期流传的核心 —— 曹雪芹写作与修改期间,前 80 回便以手抄本形式在亲友与文人圈中流传,因带有 “脂砚斋” 等与作者亲近者的批注(简称 “脂评”)而得名。脂评不仅解读文本,更透露作者创作细节(如秦可卿情节删减原因),是研究原著的关键。现存脂本系统主要有以下 10 个版本,再加上程本系统的 2 个核心版本,共同构成《红楼梦》的 “十二版本图谱”:
1. 甲戌本(脂残本):“最早版本” 的争议与传奇
核心标识:因第一回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得名,甲戌年为 1754 年(乾隆十九年)。
版本情况:仅残存 16 回(1-8 回、13-16 回、25-28 回),1927 年由胡适在上海购得,曾藏美国康乃尔大学图书馆,现藏上海图书馆。
关键特点:
虽被胡适称为 “最早版本”,但学者普遍认为其底本可能晚于庚辰本,是曹雪芹 “最后审定的誊抄本”,部分内容 “虚以待补”(如林黛玉外貌描写未完成)。
不避讳康熙 “玄” 字,躲过早期文字狱篡改,保留了作者原始构思的痕迹。
2. 己卯本:怡亲王府的 “脂砚斋定本”
核心标识:回目页题 “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己卯冬月定本”,己卯年为 1759 年(乾隆二十四年)。
版本情况:原属清代怡亲王府(抄本 “晓”“祥” 字缺笔,避讳怡亲王弘晓),1936 年发现 38 回,1959 年又发现 5 回,共残存 43 回,现藏国家图书馆。
关键特点:与庚辰本文字高度相似,是脂本体系传承的 “中间纽带”,底本可能源自曹雪芹亲友直接抄录的作者自存本。
3. 庚辰本:脂本系统的 “核心定本”
核心标识:底本完成于 1760 年(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年),回目页题 “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庚辰秋月定本”。
版本情况:残存 78 回(缺 64、67 回,为后人补抄),1933 年从北京隆福寺地摊购得,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关键特点:
学者冯其庸评价其为 “曹雪芹死前最后的定本,仅次于作者手稿”,保存了 2000 多条甲戌本缺失的脂批,其中 “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的 “泪笔批语”,是确定曹雪芹卒年的直接证据。
文字改动最少,基本保留原著风貌,是现代校注本(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的主要底本。
4. 蒙府本(王府本):十人合抄的 “脂本 + 补全本”
核心标识:清代蒙古王府旧藏,前 80 回属脂本系统,后 40 回为后人补抄。
版本情况:1960-61 年出现于北京琉璃厂,由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购藏,全书 120 回,前 80 回中 57-62 回为后补,由 10 人合力抄成。
关键特点:
独存 623 条侧批,回前诗署名 “立松轩”,推测为批书人立松轩所加,补充了脂砚斋批语未涉及的细节。
文字有后人修改痕迹,如第六回 “宝玉初试云雨情”,将庚辰本中袭人 “主动配合” 改为 “扭捏半日”,更符合传统伦理形象。
5. 戚本系统(戚沪本、南京本、有正本):首个印刷的脂评本
核心标识:全称 “戚蓼生序本”,因乾隆进士戚蓼生作序得名,衍生出多个子版本。
版本情况:
戚沪本(有正本):1912 年由上海有正书局石印出版,是首个正式印刷的脂评本,让脂本从 “小众抄本” 走向大众。
南京本(戚宁本):现藏南京图书馆,为 80 回全本,文字与戚沪本大同小异。
关键特点:戚蓼生在序中提出 “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精准概括《红楼梦》“草蛇灰线” 的写作手法,文字经过整理,更通顺易懂。
6. 俄藏本(列藏本):流落海外的 “脂本拼图”
核心标识:1962 年发现于俄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原列宁格勒分所),故称 “列藏本”。
版本情况:道光十二年(1832 年)传入俄国,残存 78 回(缺 5、6 回),部分内容抄自戚序本(如 64、67 回)。
关键特点:唯一流落海外的重要脂本,补充了国内脂本的缺失内容,为研究版本传承提供了跨国证据。
7. 甲辰本(梦觉本):脂本向程本的 “过渡桥梁”
核心标识:1784 年(乾隆四十九年,甲辰年)梦觉主人作序,是首个定名《红楼梦》的抄本(此前脂本多称《石头记》)。
版本情况:内容以甲戌本为底本,但正文被大量修改,删减 “风月笔墨”、强化封建礼教。
关键特点:修改内容被后续程本继承,是脂本系统向程本系统过渡的关键版本,影响了后世流传的《红楼梦》内容。
8. 舒序本(己酉本):回目与正文 “独树一帜”
核心标识:卷首有舒元炜序,己酉年为 1789 年(乾隆五十四年),又称 “脂舒本”。
版本情况:仅存 1-40 回,现藏私人手中(部分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关键特点:多处回目与正文异于其他版本,如第一回太虚幻境对联为 “色色空空地,真真假假天”(其他版本为 “假作真时真亦假”),第九回结局、第十三回译文独树一帜,保留了早期抄本的原始面貌。
9. 梦稿本(杨藏本):脂本与程本的 “争议版本”
核心标识:1959 年在北京发现,1963 年影印时定名《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因咸丰五年(1855 年)由杨继振收藏,又称 “杨藏本”。
版本情况:120 回,前 80 回属脂本系统,后 40 回与程本相似。
关键特点:版本归属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其应属程本系统,但其前 80 回保留了脂本的部分原始文字,是研究版本演变的 “活化石”。
10. 郑藏本:仅存两回的 “脂本碎片”
核心标识:郑振铎旧藏,仅存 23、24 回,内文属脂本系统,但有窜改且无批语。
版本情况:虽篇幅极短,但俞平伯评价其 “短短的两回,却有鲜明的异彩”,可能源自作者某一稿本,文字与刻本、其他脂本均不同。
关键特点:是脂本系统中 “碎片化却珍贵” 的存在,为研究曹雪芹早期创作提供了独特线索。
二、程本系统:《红楼梦》的 “普及定本”,后 40 回的 “争议源头”
脂本系统多为前 80 回(曹雪芹原作),而程本系统则是乾隆后期程伟元、高鹗整理的 120 回本,首次补全后 40 回,让《红楼梦》成为 “完整小说”,但也因后 40 回的作者与立意引发数百年争议:
11. 程甲本(1791 年):首个印刷的 120 回本
版本情况:乾隆五十六年(1791 年),程伟元搜集 30 余卷后 40 回残稿,与高鹗共同整理,以活字印刷出版,全称《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
关键特点:
前 80 回以脂本为底本,但删减大量脂批,修改部分 “敏感内容”;后 40 回据称是 “搜求曹雪芹散佚原稿” 整理而成,也有学者认为是高鹗续写。
结束了《红楼梦》的 “传钞时代”,让其得以大规模传播,奠定了普及基础。
12. 程乙本(1792 年):程甲本的 “修订版”
版本情况:乾隆五十七年(1792 年),程伟元、高鹗对程甲本修订,修正文字错误,补充细节,增加两人联合署名的《红楼梦引言》。
关键特点:
与程甲本版式、插图一致,但文字差异达两万多字,进一步弱化原著的批判精神(如让宝玉中举、贾府 “兰桂齐芳”),更符合封建伦理。
成为清代后期至民国时期最流传的版本,多数石印本、铅印本均以程乙本为底本。
三、版本选择指南:不同需求,对应不同版本
普通读者(想读完整故事):优先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彩色封面版《红楼梦》 —— 以庚辰本为底本,参校其他脂本,后 40 回采用程乙本修订版,经过数十年修订,文字可靠、注释详尽,兼顾原著风貌与阅读流畅性。
深度爱好者(想探究脂评魅力):推荐红色封面《红楼梦脂评汇校本》 —— 以庚辰本、甲戌本为底本,汇集蒙府本、戚序本等脂批,既避免专业汇校本的繁复,又能全面了解脂评对原著的解读。
学术研究者(想对比版本差异):可参考 **《红楼梦版本汇校》**(如冯其庸主编版),收录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等关键脂本原文,标注异文,是版本研究的权威资料。
四、结语:版本背后的 “红楼传承”
《红楼梦》的版本之争,本质是对 “曹雪芹原意” 的追寻。脂本系统藏着作者未完成的遗憾 —— 那些 “虚以待补” 的空白、“泪笔批语” 的伤感,是曹雪芹创作过程的真实印记;程本系统则承载着后人对 “完整故事” 的期待,虽后 40 回可能偏离原著立意,却让《红楼梦》突破小众传抄,成为全民共读的经典。
无论选择哪个版本,重要的是走进 “大观园” 的世界 —— 看黛玉葬花的诗意、宝玉出家的决绝、贾府兴衰的沧桑。版本是打开经典的钥匙,而真正的 “红楼魅力”,永远藏在那些穿透时光的文字与人性洞察里。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