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不要与人分享这五样东西
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会跟别人分享这五样东西,尤其是第五样,一旦说了,会给你的人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时常要提醒自己。第一、不分享自己的...
提到《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多数人想起的是武松打虎的勇猛、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悲壮,或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侠义。可偏偏有这么一位,顶着 “插翅虎” 的威风名号,干的却是 “收保护费”“看人下菜碟” 的营生,还因一时贪念差点丢了性命 —— 他就是郓城县步兵都头雷横。今天咱们就跟着 “西门吹剪” 的爆笑视角,扒一扒这位 “梁山编制内老油条” 的荒诞人生,看看他如何把 “职场生存术” 玩明白,又为何成了《水浒传》里最 “接地气” 的好汉。
一、出场即 “露馅”:都头的 “威风”,全靠 “吃拿卡要” 撑场面
雷横第一次登场,是在《水浒传》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 前,彼时他还是郓城县的步兵都头,跟朱仝是 “同事兼搭档”。可比起朱仝 “面如重枣、目若朗星” 的正派模样,雷横的出场自带 “油腻感”:带着二三十个士兵在东溪村巡逻,美其名曰 “维护治安”,实则是 “按例收税”—— 说白了,就是挨家挨户要保护费。
书中写他到了晁盖庄上,晁盖一见面就笑着说:“都头请坐,有何事吩咐?” 雷横倒也不绕弯子,直接开口:“奉知县相公钧旨,着我与朱仝两个引一千五百人,分投下乡村,排门搜捉凶身白胜。今有东村李四报说,凶身白胜,正潜住你庄后菜园里。” 这话听着是公事公办,可晁盖一递上十两银子,雷横立马改口:“既然无此,我们且去别处搜捉。” 转头就带着人走了,连菜园子的边都没沾 —— 合着 “搜捕凶身” 是假,“等着晁盖送钱” 才是真。
更有意思的是,雷横收礼还 “看人下菜碟”:见晁盖是东溪村的 “地头蛇”,出手就是十两银子,他收得心安理得;后来到了普通农户家,哪怕只给二三百文铜钱,他也照收不误,嘴里还念叨着 “辛苦费”。用 “西门吹剪” 的话说:“雷横这都头当得,比现在的‘职场老油条’还会来事 —— 公事是幌子,捞好处才是本职,主打一个‘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二、“插翅虎” 的 “虎气”:打架没赢过,惹事没停过
雷横的绰号叫 “插翅虎”,听着挺威风,可翻遍《水浒传》,他的 “战绩” 堪称 “梁山笑柄”:打刘唐,被人按在地上摩擦;斗童贯,没几个回合就被打败;就连打个普通的小喽啰,都得靠队友帮忙 —— 妥妥的 “纸老虎”。可偏偏他脾气还不小,惹事的本事比打架强十倍,最出名的就是 “因看戏不给钱,怒杀白秀英” 的闹剧。
那是雷横奉命去东昌府公干,完事回郓城的路上,路过勾栏院(古代戏院),听见里面热闹,就进去看戏。看完了戏,戏班班主白秀英(其实是当地知府的相好)过来要赏钱,雷横掏出银子,却发现自己没带 —— 按说好好解释一句 “下次补上”,这事也就过去了,可雷横偏要摆 “都头架子”,说:“我是郓城县都头,来这里公干,没带银子,下次再说。”
白秀英也不是善茬,当场就嘲讽:“什么都头,我看是‘穷都头’吧,没钱还敢来看戏?” 这话戳中了雷横的痛处,他当场就火了,跟白秀英吵了起来,还动手打了戏班的人。白秀英转头就找知府告状,知府不分青红皂白,把雷横抓起来,绑在勾栏院门口示众,还让白秀英亲自打他 —— 这一下彻底激怒了雷横,后来雷横的母亲来送饭,见儿子受辱,跟白秀英争执起来,白秀英动手打了雷母,雷横忍无可忍,拔出腰间的朴刀,一刀杀了白秀英。
“西门吹剪” 调侃这段:“雷横这脾气,跟现在‘喝点酒就觉得自己天下第一’的人一模一样 —— 平时收保护费挺横,真遇上硬茬就怂,可一旦涉及家人,又瞬间‘战斗力拉满’,典型的‘外强中干,护短如命’。” 也正是这一刀,让雷横从 “编制内都头” 变成了 “朝廷钦犯”,最后没办法,只能上梁山落草。
三、梁山的 “混子人生”:没功劳没苦劳,却靠 “关系” 混到天罡
上了梁山之后,雷横的 “混子属性” 更是发挥到了极致。梁山排座次时,他居然排到了第二十五位,还是天罡星里的 “天退星”—— 要知道,比他能打的杨雄、石秀才排到三十多位,论功劳,他没像武松、林冲那样立过大功,论智谋,他连朱仝都比不上,可他为啥能混得这么好?
答案很简单:“关系硬”。雷横在郓城县时,就跟宋江、晁盖关系要好 —— 晁盖送他十两银子,宋江更是多次帮他 “擦屁股”;后来上了梁山,又跟朱仝是 “老同事”,朱仝在梁山地位不低,自然会帮他说话。加上梁山排座次时,很看重 “出身”,雷横好歹是 “前政府官员”(都头),比那些普通猎户、农民出身的好汉 “起点高”,所以哪怕没什么本事,也能混到天罡。
可到了打仗的时候,雷横就露馅了:打辽国时,他跟着卢俊义出征,没什么突出表现;打方腊时,他遇上了方腊手下的大将司行方,两人交手不到二十回合,就被司行方一刀砍死 —— 死得既不悲壮,也不光彩,跟他 “插翅虎” 的绰号完全不匹配。
“西门吹剪” 吐槽:“雷横的梁山人生,就是‘职场混子’的缩影 —— 没本事没关系,只要会搞关系、抱大腿,照样能混得风生水起;可一旦到了真刀真枪的关键时刻,就原形毕露,最后只能落个‘炮灰’的下场。”
四、为啥说雷横是《水浒传》里 “最真实的人”?
虽然雷横满身缺点:贪财、好面子、没本事、爱惹事,可比起武松的 “完美侠义”、林冲的 “隐忍悲壮”,他反而更像现实中的普通人 ——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平时爱占点小便宜,遇到事了先想着 “摆架子”,可真触及底线(比如家人),又会爆发出意想不到的勇气;没什么大本事,却能靠 “人情世故” 混得不错,最后在平凡中收场。
《水浒传》写了 108 位好汉,其实真正 “完美” 的没几个,多数人都像雷横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光鲜也有狼狈。雷横的 “不完美”,恰恰让他成了书中 “最接地气” 的角色 —— 他不是什么 “英雄”,就是一个在乱世中想活下去、想过得好一点的普通人,只不过用错了方法,最后落得个悲剧结局。
就像 “西门吹剪” 说的:“看雷横,就像看我们自己 —— 谁没为了点小利益动过心思?谁没因为好面子出过糗?谁没为了家人硬过头皮?雷横的故事,不是让我们学他‘吃拿卡要’,而是让我们明白:人可以不完美,但不能丢了底线;可以没本事,但不能一直‘混日子’,否则最后只会像雷横一样,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结语:别学雷横的 “混”,要学他的 “真”
雷横这一生,活得荒诞又真实:从郓城县的 “都头老油条”,到梁山的 “天罡混子”,最后死在战场上,他的故事没有太多悲壮,却充满了 “人间烟火气”。我们看雷横,笑他的 “怂” 和 “混”,其实也是在笑自己身上的某些 “小毛病”;而他对母亲的孝顺、对朋友的义气,又让我们看到了他 “真” 的一面。
或许,这就是《水浒传》的魅力 —— 它不塑造完美的英雄,只写真实的人。雷横不是什么 “好榜样”,但他的故事却能提醒我们:做人可以不伟大,但要守住底线;可以不厉害,但要努力上进,别像雷横那样,一辈子 “混” 过来,最后只留下一堆笑料和遗憾。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