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孟津魏坡(魏家坡 卫家坡 魏坡新序)的简介与文化渊源
魏坡源起
清顺治乔间,卫氏先祖卫夫禄由济源迁北兴家置业。定届于此的卫氏先祖秉承“以农促商,以商促学,以学促仕,以仕保家,农商儒兼容”的思想让家族百年兴威。家风是一个家庭兴脏之根,家风正则民风富,民风凛则社风清,社风清才有社很安。《卫氏家训》和民居中很多画额都反映了魏民良好的家风传养。
魏家坡历史
位于今孟津县朝阳镇的魏家坡村,又名魏坡村、卫坡村,是战国末年开始形成的村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没落王族居住地
据《史记》之《魏世家》《魏豹列传》等文献记载,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魏国被秦国灭亡。秦国将魏王假及其二弟宁陵君魏咎、三弟魏豹废为庶人,带其王族,安置在三川郡河南县北邙山,形成一个村落,人称卫坡村。
洛阳魏家坡,又称卫坡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朝阳镇境内的一个古村落。
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位于洛阳市区北 5 公里,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西站西北 0.5 公里处,北依北魏孝文帝陵,西至卫坡水库,南依洛阳,北靠孟津。
历史渊源:这里曾是后周宰相魏仁浦私人花园 “魏氏池馆” 的遗址。相传秦灭魏后,魏国的王孙被安置在此,魏家坡逐渐成为民间村落。明亡后,卫天禄从反清战场上退下,隐姓埋名潜入魏家坡,置地经商,魏家和卫家的先人共同成为魏家坡的先人和高祖。
荣誉称号:是 “中国美丽乡村” 创建试点村、中国传统村落、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其古民居建筑群在 2006 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色
规模宏大:现存建筑面积 25,500 平方米,房屋 248 间,院落窑洞 26 孔,古民居共有厅、堂、楼、廊 567 间,窑洞 76 孔。
布局精巧:宅院青砖瓦舍,布局对称,院内主仆、水路分明。魏家北院由九所三进院构成,左右相通、前后相通;魏家南院由五所五进院构成,建筑规模宏大。从空中俯瞰,明清古街像巨龙蜿蜒在两排宅院中间,气势恢宏。
装饰精美:房上有五脊六兽、狮子海马等装饰,宅院内保存有大量木雕、砖雕、石雕及匾额等工艺美术品,题材丰富,工艺精湛,展示了清代民间建筑的艺术风格。
景点 洛阳魏家坡
文化内涵
河洛文化:魏家坡位于河洛文化的核心区域,是全面展示河洛文化的生动典范,承载着千年古都洛阳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河洛地区的民俗风情和传统价值观。
牡丹文化:这里是魏紫牡丹的诞生地,魏紫被誉为 “牡丹之后”。魏家坡的魏紫牡丹花朵硕大丰满,花瓣重叠高耸紧凑,花形直立状如皇冠,色泽艳丽,芳香浓郁,每年牡丹盛开时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家族文化:魏家坡以卫氏家族居住而形成,魏氏家族在此繁衍生息,其家族文化、家训家规等对当地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南院堂号为敬慎堂,北院堂号为执德堂,两堂匾额均悬挂在家族长子长孙所居正上房上,世代相传。
旅游发展
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景区已修建完成主干道、旅游步道、供水及高低压线路齐全,电讯、通讯状况良好等基础服务设施,同时完成古民居博物馆、乡愁博物馆、美食街、天井窑院等景点修复。
特色演艺丰富:有沉浸式实景演绎《魏坡谣》以及民谣弹唱、综艺演出等,让游客在欣赏古建的同时,还能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氛围。
特色美食众多:有 biangbiang 面、爆肚粉丝汤、菜盒、肠粉、炒鸡、炒酸奶等众多美食,满足游客的味蕾需求。
魏家坡的故事
魏光照为了照顾年迈多病的继母,辞去六品官位,始终如一照顾老人,官府为表彰魏光照,赠“懿德兰珍”匾额,称赞他的美好品德是世人效仿的楷模。
收藏 打印
版权声明:本站是交互信息网,如是转载,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文章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