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与三万
有位画家,没找到工作,生活出现危机。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打算挑出几幅得意作品出售。他托朋友找到一家书画店,帮他出售自己的画。
为了尽快将油画换成钱,店主将画家的画挂在店里最抢眼的位置。起初,这些画还有几个人观赏,但店主一报价,客人便咋舌而去。
转眼就过了三天,画一幅也没有卖出去。店老板犯愁了,建议画家标价出售。无可奈何之际,画家表示同意。
不标还好,这一标价更糟糕。
“这是啥玩艺,也算油画,还标价三百元?”
你不买画不要紧,看了画后别骂人呀,可就有些这样的人。于是,店老板把实情-一相告。画家听完气极了,对着话筒吼了起来。
“你帮我在每幅画的价格之后再添两个零!”
说完,把电话一挂,震得店老板半天说不出话,心想,三百元都难以出手,还想卖三万,这画家难道想钱想疯了。
碍于朋友的情面,店老板还是照画家说的去做。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价码一标出来,闹得整个书画市场沸沸扬扬,慕名前来观画的人川流不息。
“这画色彩鲜明,线条优美。”
“没有深厚功底的人绝对画不出这么好的画来。”
“此话差矣,这画肯定出自天才之手。”
“这画和陈逸飞属同一流派。”
……
有不少艺术家模样的人在油画面前指指点点,说得头头是道。纷纷扬扬的议论声中,真有一位大款模样的人大腹便便地走出人群,很气派地开出一张三万元的支票,买走了其中一幅画。
画一买走,就有人打电话给各新闻媒体的记者,不久,报社、电台、电视台的记者们一窝蜂地赶到现场进行采访报道。
从此,贫困的画家一举成名。
>小故事大道理
许多人都认为越值钱的东西越珍贵,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一件不好的东西先抬高价格,再经过包装,然后加上大力宣传,就可能成为众所周知的好玩意儿,这当然在无形中已经欺骗了很多人。其实,一件物品自身的价值,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绝不仅仅是价格说了就算。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