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账
山东荷泽某服装批发部有一姓蔡的顾客欠我两万五千多元钱的货款,至今快两年了,还未归还。刚开始我还抱着信任的态度等他来武汉还钱,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把对方的样貌都快给忘了,我这才惴惴不安地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可电话那头始终是“嘟嘟”的忙音。折腾了半天,我才确定,原来的电话号码现在已打不通了。情急之下,我拨通了他市场同一熟客小朱的电话,想从他口中打听小蔡的消息,对方却支支吾吾,答非所问,这令我十分生气。因为众多顾客当中,属小朱和我私下关系最好,事到如今,我碰到困难,他却置之不理。我气得“啪”的一声把电话挂了,没料到小朱又把电话打了回来。这次,他的口气显得很“哥儿们”。
“这账还是你自己来要吧,我可以给你提供他的新地址,不过,你要记住,无论出了什么事,你可不能把我给供出来,你把我供出来,我就死定了。
“你放心,绝不连累你,只要你告诉我地址,今后什么都好说。”
人家一片赤诚,我当然也得信誓旦旦。问到对方的地址后,我就准备去要账。
遥遥千里去要账,我当然要召集一帮兄弟去壮壮声势,一来以防不测,二来可以起到恫吓作用,尽快把钱要回来。
当天下午,我便带着队伍浩浩荡荡从江城出发,直扑山东地界。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便抵达荷泽。按照小朱提供的路线图,没费多少周
折,便找到了那排难民营式的旧房,并敲开了25号的房门。许久,才从里面露出一张睡眼惺忪的脸。
“你们找谁啊?哟,怎么这么多人!”
显然,女人很吃惊,要将门给关上,我一脚插了进去,阻止了女人的下一步动作。
“蔡翠新在吗?我是从武汉来的。”
我摆出一副黑社会老大的架式。女人吓得立即把头缩回屋内。
话音刚落,屋内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谁,谁找我,这天寒地冻的一大早!”
我听出是蔡翠新的声音,长长松了一口气,推门而入。
天啊,这哪里是人住的地方,和牛圈差不多。屋里吭吭洼洼连水泥都没抹,墙角放着一个炭炉,把墙熏得漆黑,炭炉边是一张三条腿的饭桌,上面杯盘狼藉,堆满了鱼骨头,腥味刺鼻,马桶就放在饭桌旁边。墙的另一侧瓶瓶罐罐堆得有半尺多高,全部是装药的。靠窗是一张旧木床,床下有个痰盂,痰盂里全是浓痰,并伴有鲜红的血迹。此刻,久违的小蔡就躺在那张旧木床上,正喘着粗气。好像病得不轻,看到他那副模样,我的心便凉了半截。小蔡一见到我,立即叫女人给我们泡茶让座,朋友们哪儿敢坐,非典型肺炎在国内蔓延得那么厉害,只有我壮着胆子向床边靠了靠。经过简单询问,我才知道小蔡两个月前从广东出差回来就患上了咳嗽病,还住了一个月的院,生意做不成,把积蓄全花光了,仍查不出得了什么病。无奈,只好回家请诊所医生来治疗,一拖再拖,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动情处,小蔡的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下来了。他说他最歉疚的就是我这笔账,有能力早就还了。在这种场合,铁做的心肠也软了,这次带朋友来,我准备大动干戈,可眼前的情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半句硬话来。
“小蔡啊,专心养病吧,这债呢,这债我给你记着,等病养好了再还不迟。”
我如坐针毡,生怕他靠近我一点点。不料,他腾的一下从床上蹦到地下,双膝“扑通”一跪,抱着我的腿给我磕头。
这一举动,把我吓得脸色铁青。我倒不是怕他的举动,而是害怕他那病。我本能地蹦了起来,挣脱开他,落荒而逃。没料到他竟光着脚丫在后边追我。
“吴老板,这钱,这钱我不知啥时能还你。”
“你愿意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吧!”
我拼命地向他甩手,示意他别追了,可他紧追不舍,说道:“要不,我给你写个欠条!”
“不,不用了,你这钱我不要了。”眼看他就快抓住我后背,情急之下,我用了这句话。
小蔡闻听,立即止住了脚步。后面他说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没听清。
足有半个多小时,才重新组织我那帮兄弟租了部车,原路返回。
这次要账,花了三千多元不说,两万五千元钱也没要回一分。后来荷泽一位新客户要跟我们赊货,我没同意,并把那次要账的经历以牢骚的方式讲给他听。
“什么,蔡翠新得了重病?你有没有搞错,他身体好得很,前半个月还为门面的事和我老公打了一架,我现在正上法庭告他呢。”
新客户的话把我吓了一跳,我连忙说:“那次我亲自去过他家,他住在棚户25 号。”
“瞎扯,那地方能住人,现在查消防查得那么厉害,里面只能堆货。
“你,你没骗我吧?”
“骗你我是王八蛋,他现在根本不来武汉进货,欠人家钱太多了,现在专门跑石狮和广东。听说,现在石狮和广东有几个厂也被他骗了呢!”
我气得把桌子一拍,杯子蹦出老高,茶水溅了对方一身。
当天下午,我又招集了一帮兄弟。第二天一大早,便到达荷泽,根据新客户提供的线索,找到蔡翠新的真正住所。把门踢开,人去楼空,于是,气呼呼地去找老客户小朱,小朱也失踪了,他还差我好几万货款呢。后经明察暗访,我终于弄清楚,原来小蔡是小朱的内弟,正如新客户王芳所说,蔡翠新不仅在武汉赊了很多人的货,广东和石狮也经常有老板过来要账。而这一切,皆是小朱在幕后导演的。我匆匆忙忙跑到当地派出所报案,公安人员称,一个礼拜前,他们就开始通辑朱、蔡二人了,只是现在没有丝毫线索。
>小故事大道理
俗话说:“业不学不精,脑不用不灵。”无论任何时候,智慧都是人们最大的财富。有了智慧,无论面对任何情况,都会成为最后的赢家。智慧不是天生的,它来自生活中的点滴积累,来自在实践中的每一次灵活运用。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应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善于总结经验,它也就成了使我们变聪明的灵丹妙药。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