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王刚哥-很久以前 伏牛山深处的一个村镇里住着一个员外

来源:原创/搜整 发布:大学生 9

很久以前,伏牛山深处的一个村镇里住着一个员外,他姓王,有两个孩子,大的叫王刚,十五岁,小的叫王小燕,才八岁。兄弟俩虽然是一父两母,但相处得很好。王刚每天上山打柴,或拣到一个蘑菇,或摘来一颗酸枣,总是舍不得吃,带回来送给弟弟。有时讲一些新奇事给弟弟听,像狐狸放臊、鹞子捕雀、长虫上树等等,讲得活灵活现,小燕听得总是入迷。

但是,继母娘总是溺爱亲生儿子小燕,折磨不亲的孩子王刚。小燕八岁就上学念书,而对王刚不但不让上学,反而要他一天一捆柴,吃的是糠菜蛋蛋,还得洗碗、喂猪、扫地、推磨……一切脏活累活都让他干。

小燕和王刚兄弟两个很好,小燕放学后,有时到山上去帮助王刚拾柴,有时在家里替哥哥干点杂活。母亲发现后说是王刚逼着小燕干的,对王刚便是一顿毒打,甚至不给饭吃。小燕看哥哥被折磨得皮包骨头的样子,心疼极了,于是他吃饭的时候,总是藏一点好吃的给哥哥。不料又被妈妈发现了,更是怀恨在心,想把王刚害死。

春天到了,村镇上的农民们都在忙着播种。有一天,继母把麻籽炒成熟的装一袋,另一袋装生的。把弟兄俩叫到跟前说:“刚儿啊!你也不小了,也该教你弟弟做点庄稼活了,咱家南山上还有两小块地,你爹出外讨账还没回来,我想叫您俩去种上。”说罢拿出两袋麻籽,一袋没炒,红口袋装着,交给小燕;另一袋是炒熟的,用蓝口袋装着,递给王刚。接着又说:“这次种地,一人一块,各用各的籽,谁种的苗出来谁就先回来,谁的苗出不来,一辈子也别回来,要是回来了,就要活活打死。”说罢手一扬:“给我去吧!”

弟兄两个背着各自的麻种袋,王刚还替弟弟带着工具,又带了两人半个月的口粮上路了。他们到地点后,王刚让弟弟先歇歇,就割草去了。

小燕等了又等,总是不见哥哥回来。肚子饿得咕咕叫,解开自己的布袋,抓起麻籽吃了起来。吃了一会儿,想:不行呀!把我的吃完了,用什么种呢?不如把哥哥的也吃点,吃少了还种着快呢!打定了主意,就把哥哥的袋子解开抓了一把,大嚼起来。这一吃不大要紧,觉着哥哥袋里的麻籽比自己袋里的麻籽香,不如换一换吧。于是,他脱掉衣衫把蓝袋里的调换到红袋里去,把红袋里的倒进蓝袋里去。

哥哥回来了,不知道小燕吃了麻籽,更不知道他偷偷地换了麻籽。他用割的草搭了个小棚,晚上,弟兄俩就相依着睡着了。

第二天,王刚很早起来烧好了饭,弟兄两个吃过以后,各自来到自己的地里开始翻地下种。王刚毕竟是经过了长期磨炼,不到一天,他的地就翻完了,并把麻籽种到了地里。可小燕呢?才翻了不大一小块,像鸡刨似的。王刚见了又想笑,又心疼,只得赶快帮助弟弟翻地下种。种完以后,只等着出苗了。一直等到第七天,王刚的地里露出了绿莹莹翠生生的小苗苗,可是再看一看小燕种的地里,仍然是坷垃摞坷垃,不见一点小苗。王刚对小燕说:“弟弟,干脆你明天下山回家吧!跟咱娘说,你种的麻苗出来了。”“不!”小燕把手一摆说:“你的就是你的,怎么能算是我的呢?你不是经常教我不要说谎吗?”王刚听罢,被弟弟的诚实态度感动得落了泪,沉默了一阵儿,王刚无可奈何地说:“那么,我就要回去了……”

王刚回到家里,向继母如实地说了他们种地的情况,继母反诬赖他偷害了弟弟,非要打死他不可。王刚一气之下,于当天夜里跑出家门,远走高飞,自己谋生去了。

小燕的母亲亲自到山上找小燕,可是王小燕,在山上迷失了路径,盲目地奔跑着在喊他的哥哥……最后,终于饿死在山上。母亲找不到小燕,只见一只红头的小鸟在漫山乱飞,并听到它可怜的叫着:“王刚哥,等等我……”谁知这只小鸟就是王小燕死后变的,他死的时候,还把装麻籽的红口袋戴在头顶上,所以鸟头是红的。

小燕的母亲因为找不到小燕,又听到这凄凉的惨叫声,一气之下也就死在山上了。

 

流传地区:栾川

讲述者:任金锋,男,37岁,高中

记录者:闫保卫,男,35岁,高中,供销社职工

采录时间、地点:1985年3月8日于潭头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