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百里伏牛山腹地栾川县陶湾镇南五公里处,有一奇特的山峰擎天而立。山峰顶端云雾缭绕,峰下泉清林翠,蔚为壮观。因它像一只雄鹰展翅,俯首下望,摆出一副守护的架势而雄踞于山巅,人们形象地叫它“鹰架石”。
鹰架石气势磅礴,它不但有独特的地理地貌被誉为豫西山区的佳景奇观,而且还伴有优美瑰丽的神话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下有一座金碧辉煌的龙宫。宫里住着龙王一家老少,和一些虾兵蟹将。龙王在龙宫地下建造了一座储存珍宝的仓库。为了防止珍宝丢失,除库门加锁紧封外,还派护宝神日夜守卫,就连开锁的钥匙也由龙王一人随身携带,真是固若金汤,万无一失。不料,在一天夜里,天上突然闪出红光,海底发出了山呼海啸般地轰鸣。顿时海水翻腾,海底隆起,把龙宫一下子托出了水面。龙王惊恐万状,见此处无藏身之地,便顺东流的海水逃进了很远很远的东海。龙王只顾逃避这灭顶之灾,就连他心爱的珍宝也顾不得要了。桑田沧海,斗转星移,也不知过了多少年,东逃的龙王还常常为珍宝丢弃而叹惜。龙王为思念珍宝而积虑成疾,卧床不起。一天,虾兵蟹将突然向龙王禀报:“经长时间侦查摸底得知,过去那个藏身的波涛大海已变成了起伏连绵的大山,居住过的豪华龙宫也变成了怪石嶙峋的山峰,就连龙宫的珍宝仓库也变成了方圆几十里大的山峦。”龙王得知珍宝仓库未丢而变,顿时笑逐颜开,病轻十分,随即就让护宝神代龙王趁当晚夜静之时立刻前往取宝。护宝神稍作准备,等到日落西山,星斗满天时,便骑上龙王的龙马神驹穿云破雾疾速而去。飞马腾空,畅行无阻,倾刻之间便来到了旧有珍宝之地。护宝神跳下龙马神驹,掏出开山钥匙,朝着一个像锁一样的山峦一捅,便听到山里响起了吱吱的声音,随之山门大开,闪出了一条山路。那护宝神见取宝有望,便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急忙取下带来的夜明珠照着山路,慌慌张张地向山里走去。他走呀,走呀!走了好长的路程还没见到珍宝。这时他心里虽有些纳闷,但决不灰心,一定要坚持走下去,直至找到珍宝。他又走了一段路,干硬的石路突然变成了黏黏糊糊的泥道,如同走在海底,呼哧呼哧地连声作响。护宝神脚踩泥潭,满心高兴地巴不得立刻见到珍宝。再往前走了几步,猛然金光闪烁,一串串,一片片,好像天空星斗眨眼。护宝神急忙放下夜明珍珠,弯腰拾宝,只见那琳琅满目的宝物,晶莹剔透,色彩瑰奇,照得他眼花缭乱。他拿起茶色的宝石(古称“老君钻”)觉得墨色的好看,拿起墨色的宝石又觉着白色可爱。正当护宝神看宝入迷的时候,突然从山外传来金鸡报晓之声。声声鸡叫竟把护宝神吓了一跳,他想在天明带宝出山必被他人所见,要是泄露宝地机密必招死罪,万般无奈只得忍痛割爱舍宝出山。谁知护宝神刚走出山门,那山门便吱吱地发响,不大一会儿,又合在一起了。他扭过头来急忙去找龙马神驹,谁知那龙马神驹看天色将亮等他不见,只好独自飞回东海龙宫去了。那护宝神见取宝未成,又无法再返回龙宫,还恐怕珍宝丢失罪责难逃,便横下一条心,要守山护宝。他为遮住众人眼目,随之摇身一变,化作一只山鹰而屹立在山顶之上,俯首下望,目不转睛地日夜守护着这失而复得的宝藏。
流传地区:栾川
讲述者:王忠本,男,73岁,高中,退休干部
记录者:崔景华,男,71岁,高中,退休干部
采录时间、地点:2006年3月10日于栾川县城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