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云升,表字春霆。清光绪三十二年,他与王天纵等十人在合峪杨山寨揭竿起义,拜为十弟兄,他排行第八,人称“柴老八”。
折扁担发誓言
柴云升,当初住在潭头河南坡,家境贫寒,母子两人只有两间茅屋,坡地半亩,全靠母亲织布、纺花、做鞋卖鞋维持生活。他十四岁那年就上山拾柴卖柴,奉养老母。二十岁与邻村姓刘女子成亲。
就在这年腊月,他攒钱给母亲和新婚媳妇撕了两件粗布衣料,送到街上“梁记”染房染色。眼看临年靠节,他去取布,手里没钱,请求赊欠几日,梁掌柜初时点头应允。他取布刚走到街上,梁掌柜犯心事又追来,连哄带诈把布又要回去了。云升满怀怨愤:“想我柴云升因没钱,连过年给母亲、妻子染件衣服都弄不成。堂堂七尺汉,枉立人世间。天下英雄,哪个不是闯出来的,在家日子啥过头。”回到家与妻子抱头痛哭一场,当着母亲、媳妇,拿出挑柴扁担,一折两断,发誓说:“我柴云升闯天下,站不到别人前头,永不回来见您。”说罢昂然出门,再没回头。
吃大户充军资
柴云升被“逼上梁山”,结识一方豪杰打富济贫。不久就被推为“杆首”。粮饷曾得到潭头首富王世卿的资助。他的目标是劫掠富户、豪商财物;抢夺清廷衙署武器。并约法三章:一不准私入民宅索要贫民财物;二不准调戏妇女,违者严办;三不准随便杀人放火。有一次,部下雷明均、马老三率兵攻打狮子庙地方团部,得胜时,乘机抢来当地张妹和马女,分别收作偏房。柴云升闻知,他们一回到潭头,当即就将雷明均枪支下掉,杀头示众,并把所抢妇女让家属领回。
1907年杆众已有百余人,为解决粮饷之需,他率杆到卢氏范里,将巨富刘基母亲当“票子”用轿子抬到潭头,设宴款待安抚,拜认为干娘。像亲娘一样小心侍奉,亲自陪她看戏,坐轿游山玩景,去汤泉洗浴。刘母深感云升忠孝,待己如亲子一样敬重。她愿倾家荡产,资助柴部,寄信叫儿子刘基用骡、马驮来十布袋银元、二十支快枪、十支手枪交给柴云升。柴云升非常感激,立即派专人专轿护送刘母回家。柴、刘两家相好多年。
反清廷捣衙署
在同盟会员石言引荐下,王天纵带领杨山十弟兄,响应“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的义举。柴云升所部拟定妙计,经五成沟、重渡沟奔袭清设在栾川的巡检署,捣毁其文武衙门。又挥师朱阳关,赶跑了清朝的“镇山小侯”。
清廷看柴云升难缠,就诏令河南府派谢宝胜率军进剿。柴依师爷张茆园“避其锐气,攻其不备”之计,将部下化整为零,分散隐蔽于四山密林之中。他化装成儒士模样,招摇于市。清军到来,只见市面平静,寨门大开,空空荡荡,无兵设防,便无所顾忌,扎营休息。到第二天五更尚未起身,只听四处杀声连天,烟尘弥漫,云升指挥所部把清军营围得水泄不通,谢见势不妙,方寸已乱,仓皇之中,清军丢盔撂甲,四散逃命而去。
驰骋豫西逐鹿中原
1911年10月,柴云升与杨山弟兄响应革命党武昌起义,杨山义军接受同盟会领导作为第一支反清农民军参加攻打嵩、洛战役。又随军到宜阳,经灵宝至潼关投入张钫的秦陇复汉东征军。柴率所部从灵宝侧击清毅军,占灵宝,攻渑池,节节取胜。柴云升因屡立战功,被提升为第一标分统。1912年张钫将柴云升部编为“镇嵩军”,柴任第一标统。镇守河南府、陕州、汝州所属二十余县。当时豫西土匪多如牛毛,柴率军返回豫西清剿。他见张治公把自己叔伯兄弟杀掉,憨玉琨把自己二胞弟憨玉琳打死在旧县城隍庙,他也将自己的二架杆兄弟李永魁杀死于桥头,群匪一看如此阵势,不战自乱,匪患自灭。
1920年随刘镇华入陕,投靠直系军阀吴佩孚。柴云升为镇嵩军第一师师长。1925年吴佩孚又委任柴云升为豫、陕、甘“讨贼”司令。1926年4月刘镇华委任柴云升为前敌总指挥,率兵十万围攻西安。八个月久攻不克,柴令部下在城西北挖地道、埋炸药,炸塌城墙数丈,终于攻下西安城。
流传地区:嵩县、栾川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