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末年嘉庆初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白莲教农民起义。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是巾帼英雄王聪儿。王聪儿的丈夫齐林因反清被杀,因此王聪儿被广大群众称为齐寡妇。她统领下的起义军曾在栾川一带与清军和地方豪强进行过激烈的战斗。因此,在栾川境内,到处流传着齐寡妇王聪儿造反的事迹。还有许多地名,如陶湾的朋良店、狮子庙的车庄、长亭河、秦王寨和栾川的壶瓶沟、石庙的齐姑沟等地名,也都与齐寡妇王聪儿造反的事迹有关。
谋杀张朋良
清嘉庆年间,从湖北襄阳来了一班卖艺的江湖人,掌班的名叫齐林,他的妻子王聪儿是有名的蹬缸艺人,技术超群,她的表演很受群众欢迎。这一天,他们的杂技班到陶湾南沟的一个地方来卖艺。
当地有个奸商叫张朋良,开了一个山货行,他经常以大秤入小秤出的手段来坑骗人,不几年便发了大财,成为这一带的巨商富户。他仗着自己钱大腰粗,经常欺压穷人,恨人富,笑人贫。他一见齐林的杂技班到这里很卖钱,又和穷人们打得火热,便生了歹心,决心要收拾齐林。他听说齐林的妻子王聪儿是个蹬缸能手,便暗暗叫佣人在她蹬的缸里灌满沙子,又灌上了胶水。王聪儿一上场,脚一蹬觉得很沉,才发现缸里灌满了沙子,清知道有人暗算自己,但在众多观众面前,也只好勉强地蹬下去。缸倒是蹬转了,但是在演出结束后,王聪儿却得了个腰疼病,长期不愈。
又定了一年,又从湖北襄阳来了一杆子农民起义军。他们就像梁山上的好汉,专门打富济贫,要推翻大清王朝。张朋良一打听,统领这支农民起义军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寡妇,号称齐寡妇,他听人家说,这个齐寡妇就是去年在这里蹬缸的齐林之妻王聪儿。
原来齐林是个白莲教的首领,他以传教和卖艺作掩护,到处秘密串连教徒和穷人,举行反清起义。嘉庆元年他们趁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机会,准备聚集白莲教教徒起事。不料,机秘泄露,齐林被捕牺牲,同时死难者有一百多人。但是,这股烈火并没有被压下去,事后,教徒们仍推举齐林之妻王聪儿为首领,举起了农民起义军的大旗。大家都称王聪儿为齐寡妇,称她领导的军队为齐家军。
齐家军的造反队伍,很快发展到四五万人,转战湖北、河南、陕西、四川等地,打得清兵落花流水。
当张朋良正在狐疑地打听这个齐寡妇是不是蹬缸的王聪儿的时候,王聪儿猛地带人马出现在张朋良的面前,张朋良当即吓得瘫痪在地。王聪儿历数了张朋良大秤入小秤出坑害欺压群众的罪恶事实后,便挥刀结束了张朋良的性命。
后来,齐寡妇王聪儿的农民起义军失败了,因此,有人便把张朋良开店的地方,也就是他被杀的地方,起名叫“朋良店”,一直沿用到现在。
攻取秦王寨
王聪儿的造反大军,经过狮子庙时,被秦王寨上的一个山大王挡住了去路。这个山大王姓李名通,自称是秦王李世民的后代,因当年李世民往洛阳攻打王世充的时候,曾在这里屯过兵。因此,他也自称秦王,占据了狮子庙南山的一个山头,建立山寨,人称秦王寨,并在山后建立了王府,也就是现在的王府沟。李通据此山头,打家劫舍,抢掠民女,无恶不作。他又暗自勾结官府,称霸一方。追在王聪儿造反大军后面的清兵将领杨将军,早派人和李通进行了勾结,命他在这里阻挡造反军的去路。
前有李通的匪兵拦路,后有杨将军的大兵追剿,怎么办?王聪儿决定先以速战速决的办法,拔除秦王寨这个匪巢,然后再凭借天险,来对付杨将军的追剿。
造反军迅速从秋扒经鸭石向秦王寨进发。但是当经过鸭石时,却被鸭石沟中的天险前石童所阻。这个前石童 ,中间是瀑布急流,两边是刀切石壁,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绕山攀登,辎重车马根本无法通过。王聪儿便命令队伍原地扎营连夜开山筑路,经过一夜的苦战,终于开出一条宽五尺长十丈的通道,人马才顺利地通过了鸭石沟。当天中午,就逼近距李通匪巢秦王寨八里地的一个小山庄——车庄,它是秦王寨的门户,拥有重兵把守。王聪儿的造反大军赶到这里后,便虚张声势,把车马都集中在前沿阵地,摇旗呐喊,摆出一副进攻的架势,暗中却分兵两路,从两边的山谷中向秦王寨急进。秦王李通闻听造反大军集结在车庄一带,便也把兵力往那里集中,秦王寨的兵力反而空虚了,这时,只听一声炮响,王聪儿的人马从两边山上冲出,包围了秦王寨,秦王李通清知上当,便亲自出马,迎战王聪儿。二人你来我往打了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
秦王李通,曾在华山上学过艺,特别是学了一套“断头自合”的法术,更是拿手本领,百战百胜。秦王见战王聪儿不过,便使出“断头自合”的法术来,只见他拔出腰刀,竟将自己脑袋割掉往空中一撂,那颗人头便在空中越变越大发出凄历的怪叫声,而他的身子,却依然端坐在马上和王聪儿迎战。就这样,他能把人吓得心惊肉跳,然后死在他的刀下。谁知王聪儿也曾在武当山上学过艺,早听师父说过“断头自合”的妖法,这不过是一套法术而已。但只能坚持一刻时间,一刻过后便不攻自破。
王聪儿一看这阵势,立刻镇定下来,沉着应战。看看一刻时间即到,秦的法术就要露馅了,这时,王聪儿突然从腰中掏出了一个白色手帕来,这手帕,名叫“阴阳帕”,把它撂上空中,若阴的一面朝下,能把大地罩得暗无天日,若是阳的一面朝下,能把大地照得金光锃亮。她把这阴阳帕往空中一撂,一忽明亮,一忽黑暗,把秦王李通弄得眼花缭乱,身子找不着头,头也找不着身子,合也合不上了。这时只见王聪儿把刀横空一挥,秦王的头和身子,都突突的冒起血来,轱轱轳轳地一齐滚到地下。
秦王落马,群匪无首,造反军很快攻破了秦王寨。车庄前哨见秦王寨失守,也就很快乱了阵脚,狼奔豕窜,四散逃命。
王聪儿平息了秦王寨后,救出了许多苦难百姓,特别是被掳上山的妇女,开仓放粮,烧了山寨,群众欢声载道。造反军撤走时,群众扶老携幼,热情欢送。欢迎的人群一直从狮子庙街排到瓮峪沟口,长约十里。所以现在这个地方,还仍叫“长亭河”即取“长亭送别”之意。
灭杨七虎沟
王聪儿所领导的造反大军,平息了秦王寨后,便在栾川一带迂回作战,与追在后边的杨将军(姓名不详)所率领的清兵周旋。这一天,造反军在栾川石庙一带集结,石庙距栾川只有二十里,杨将军的追兵,便在栾川街后面的山旁扎下营寨,他问当地百姓:“这地方叫什么名字?”百姓回答:“壶瓶沟。”谁知这杨将军很迷信,又加上他害怕齐家军,他一听到壶瓶沟的“壶”字,便联想到它的音近“虎”字,又从虎联想到羊,自己姓“杨”也与“羊”字谐音,羊遇虎岂能得生,便立即命令士兵拔寨起营离开壶瓶沟,向石庙进发。当他们迅速来到石庙街后的一个山沟准备扎营时,杨将军又问当地百姓:“这地方叫什么名字?”当地百姓答道:“这地方叫‘七胡沟’。”他一听到“七胡沟”的“胡”,又想到了“胡”字的谐音“虎”字,一夜行军,连遇两虎这还了得,当他正在心惊胆战急忙后退的时候,王聪儿的造反大军从四面八方包剿过来,一鼓作气,把杨将军所领的清兵,打得落花流水,全军覆没。
由于王聪儿的造反大军,在这里打了大胜仗,使追剿的清兵全军覆没,百姓便把七胡沟改名为“齐姑沟”。
王聪儿的农民起义军,继续向陕西西安一带进发。攻打西安未克,反被清兵包围在陕西茅山的谢花坡上,她坚持战斗,英勇不屈跳崖而死。百姓说:“她也是犯了地名的忌讳。”她这枝英雄之花凋谢在‘谢花坡’上。
流传地区:栾川
讲述者:常书泽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