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荞麦与寒露-从前 伏牛山脚下 住着一家人 老两口有一个儿子

来源:原创/搜整 发布:大学生 11

从前,伏牛山脚下,住着一家人,老两口有一个儿子,名叫寒露,二十岁,会耕作犁耙摇耧撒籽。看着有点傻气,一直说不下媳妇。老两口常说:“寒露太老实,得给他说个精能的媳妇来当家理事。”

东庄有个姑娘叫荞麦,长得聪明伶俐又好看,特别是手太巧。寒露娘听人家说,却没有亲眼见过。一天,她来荞麦家,果然见荞麦长得跟仙女一般,心中大喜,就试探着说:“姑娘,我听说你心灵手巧,又肯帮助人,我想求你给俺儿子做件衣裳,你看啥样?”荞麦姑娘笑嘻嘻地说:“老妈妈,你只要不嫌我手笨,俺情愿帮这个忙,可不知都做些啥?”寒露娘拿出一块布说:“用这一块布,做一个长衫,一件短衫,再做一条床单。”姑娘明白了老人的来意,就说:“好!三天后你来取吧!”

三天过后,荞麦姑娘把做好的三件交给寒露娘,笑着回家了。又过了三天,她备了一份聘礼,央媒人送到荞麦家,荞麦娘收下了。到这年腊月,寒露和荞麦就成了亲。又过了几年,老两口下世了,寒露和荞麦小两口光景过得美满幸福。

那年镇上起了会,荞麦让丈夫把自己织的几匹布拿到会上去卖。寒露骑着自己的一匹马去赶会,半路上碰到一位秀才,看寒露骑着马背着布傻乎乎的样子,就想戏弄他一番,说:“老弟,我有点事,想借借你的马骑一骑。”寒露下了马,把缰绳递与那秀才,问道:“你叫啥?在哪儿住?骑马后我去牵。”秀才说:“我姓你所赠,日月本是名,住在半空里,月亮落村中。”说完,催马而去。

寒露回到家,向妻子说明借马一事,并说明那秀才的留言。荞麦说:“明天你翻过大梁山,西坡半坳中有个村子,去找一个叫马明的人要马。”

第二天,寒露照着妻子说的地方,果然找到了那个秀才。那秀才问:“谁指点你到这里来找我呀?”寒露说:“我妻子。”马明一面赞扬他妻子的智慧,一面看着寒露那傻乎乎的样子,心里便想了个孬点子,说:“你把马牵回去,再把我的一份谢礼带给你妻子。”寒露到家后,把马明说的话向妻子学了一遍,又把马明送的礼物交给了妻子。荞麦把礼物打开一看,只见有一棵葱,一朵花,一个大得没样子的南瓜。她看了,满脸羞红,明白是马明在讥笑她:聪明伶俐一枝花,竟然配个大傻瓜。她越想越气,竟然得了个气结胸病,一天比一天厉害,到年底就死去了。

荞麦死后,寒露一想起妻子,便到坟上去哭,今儿哭,明儿哭,慢慢地,在他落泪的地方,竟长出一棵绿苗苗来。他看见那苗苗,又想起妻子,哭得更悲痛了,只见眼泪落到那苗苗上,不一会儿,秆子开始长粗了,叶子也大了,开出了白花花,还长出了有楞有角的果实。寒露想念妻子,就把那果实也叫荞麦。第二年他把荞麦果实撒在地里,就长出白花花的荞麦。荞麦成熟了,他让荞麦的果实自生自长,自熟自落。不几年,遍地都长出了荞麦。寒露思妻心切,就在荞麦成熟的季节死去了。

寒露死时那一年,恰遇秋旱,庄稼不收,唯有荞麦果实累累。人们就把荞麦的果实采来磨面吃。每遇秋旱,就种荞麦。荞麦每到秋末下露水的时候就成熟了,人们说这就是寒露哭荞麦的泪,所以把秋分后的这个节气叫寒露节。一到寒露节,荞麦就成熟了,人们说:因为他们夫妻的感情好,所以,一到寒露,荞麦才能成熟。

荞麦与寒露-从前 伏牛山脚下 住着一家人 老两口有一个儿子

流传地区:栾川

讲述者:吴纪章

记录者:高建冬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