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绿柴-伏牛山的树林里 生长着一种矮树 长得弯弯曲曲
伏牛山的树林里,生长着一种矮树,长得弯弯曲曲,连一根椽子也做不成,用做烧柴,也不是好木柴,所以人们常说:“上山去拾柴,不拾黄绿柴。”为什么人们不爱这种木材呢?据说,它是一个不成才的人变的。
传说,很早以前,伏牛山下伊河岸边,住着一家姓黄的人家,黄老汉跟前所生六个孩子,五个大孩子,一个个勤劳能干,都是治家能手,人常说:“儿大有一发。”不几年,黄家就发了起来,盖了四合头院,好地也买了几十亩,可是黄老汉后来又生了个儿子,起名叫黄六。四十多岁了,又得了这个老生子,“庄稼佬,只向小儿”,老两口对黄六非常偏爱,从小娇生惯养,孩子说咋着就咋着,长大后,嘴馋手懒,百事不干,好喝酒,好玩鸟,整天游手好闲,尽管他家非常富有,长到二十多岁,竟连个媳妇也说不来。从此他思想更加悲观,每天借酒消愁,总是吃得醉醺醺的,东倒西歪,爹娘百般劝他,他当耳旁风。
时间长了,五个哥哥和五个嫂嫂对他都有意见,觉得这个家过不成,有的光董(挥霍)不置,有的光置不董,过不到一块。黄老头看没有办法,只得把孩子他舅和姑夫叫来分家。可是在分家时,一家人又吵了起来,弟兄们不说话,妯娌们都吵个不停。首先是他老娘先提出:“五个大的都有了媳妇,唯有老六还是光棍一条,应该多分点,剩下的那五个大的平分。”她这一提,几个儿媳妇都不愿意了,老三媳妇是个快嘴,她首先出来反对,她说:“娘说这种分法,我不赞成,六弟整天游手好闲,问问他给家里挣的啥?他没挣啥,还想多分?便宜他!”这一说,捅开了马蜂窝,几个嫂嫂都上了,有的说:按理说,他应当少分点,也有的说:按他那材料,一点也不应该给他分。嫂子们一吵,黄六也发了脾气,他首先冲着三嫂开了腔:“那好,我什么也不要,都叫我三嫂要吧!”三嫂也不示弱,就顶撞道:“我要也应该,是俺下力挣的,都跟你那材料样,喝西北风也脸红!”
这一吵,他舅他姑夫也生气了,就说:“俺也分不了您这个家了。”就起身走了。他爹他娘见分家的走了,也气得半死半活,嚎啕大哭起来。黄六也气得不行,可是他有他消气的办法,就上街买了两瓶酒,摸到山梁上,咕咚咕咚大喝起来,两瓶酒下肚,顷刻间,山旋地转,躺倒在地,不醒人事了。
黄六死后,他的尸体,就让鸟叼狼拉,弄得稀烂稀碎,血肉狼藉,到第二年春天,在黄六死的地方,就长出了这种黄绿柴树。因为黄六是个不成材料的人,死后变成的树,也是不成材料,黄六平时好喝酒,所以死后变成的树,叶子遇上霜,就变成火红火红的,把满山的霜林都染醉了,所以人们又把这黄绿柴,称为“醉汉树”。
流传地区:栾川
讲述者:张书林
记录者:赵景林
收藏 打印
版权声明:本站是交互信息网,如是转载,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文章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