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鸟-画/丰子恺-文/丰陈宝 丰一吟
捕鸟在农村,孩子们喜欢捕鸟。捕鸟有各种方法,其一是用一根短棒支起一只大竹匾,在匾下撒些稻谷。短棒上缚有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操纵在捕鸟人手里,那人躲在隐蔽处。 慢...
捕鸟在农村,孩子们喜欢捕鸟。捕鸟有各种方法,其一是用一根短棒支起一只大竹匾,在匾下撒些稻谷。短棒上缚有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操纵在捕鸟人手里,那人躲在隐蔽处。 慢...
侄儿抱叔叔旧时家庭往往多子女,生五个、六个不稀奇。那时不讲计划生育,不讲优生优育。我母亲就生过九胎(其中二人夭折),外加一个一出生就死亡的早产儿。十胎成活七胎,我们...
母氏劬劳母亲的烦恼,往往来自多子女。尤其是星期日,孩子们放学在家,男孩精力旺盛,在家打打闹闹,玩玩吵吵,原是常事。长矛在地上一扫,碰倒了痰盂;大刀向空中一挥,打碎了...
上行不正下行歪人们惯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里说的是“上行不正下行歪”,道理相同。下边总是以上头作楷模的。画中副题是“看布置画展有感”。父亲对于墙上挂的、贴的,要...
西湖上的烧香客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约两年,那时我家住在杭州里西湖静江路(今北山路)85号。每到春秋农闲的时候,便可看见门口有成批的农民烧香客,往灵隐寺方向迤逦而去。父亲的...
江南秋父亲是佛教徒,皈依弘一大师的。人家或许以为他吃常素。他确实吃过一个时期素,但后来还是开了荤。不过,他不喜吃猪牛羊肉,倒喜欢吃水产。大约由于爱喝酒的关系,特别...
两首《浣溪沙》“饮酒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即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父亲曾书写过这首诗,我们只知其作者叫杨椒山,不知何许人,亦不知诗的名称。父亲特别...
人生苦想当年他俩风华正茂,游春赏月,寻欢作乐,享足人间福;到如今虽然月似当年,而两人却屡遭不幸,憔悴不堪,垂头丧气,尝尽世间苦。他俩究竟遭逢了哪些辛酸事呀?从他们的...
施舍也要看对象这是明朝宗臣的《卖花曲》(原诗第二句为“一枝值万钱”,第四句为“一钱不相捐”)。父亲是佛教徒,提倡众生平等。众生都应该平等,更何况人类。而实际上,社会...
胡调唱罢换新腔年轻人或许不认识图中这个东西是什么玩意儿。那是一架“留声机”,也叫“唱机”。以前没有录音机,更没有什么VCD。 收音机中收听到的戏曲或音乐,只能随它播什...
我们年轻时也曾戴花现在有些年轻人,对老年人采取鄙夷的态度,仿佛这是另一种类型的人,几近于废物。有一次,我去邮局寄包裹,在包裹的封皮上写英文地址,一个姑娘看见了,对...
圈圈圈上天“胀,胀,胀! 再胀要破了!”说的是男孩吹泡泡。实际上,父亲是在比喻物价的“涨”。这幅画作于 1948年12月。那时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国民党从1935年4月开始发行...
为念争战苦,好景忽减色此画画的是西湖风景,是父亲最喜爱的景色。可是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流离失所,挣扎于敌寇的炮火之下。因此,即使面对如眉黛般秀丽的山、如眼波般碧...
这些玩具都不要这幅画作于1947年7月。或许是由于对日本军阀的侵略战争和蒋介石发动的内战产生厌恶之情,或许是对儿童教育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许两者兼而有之,父亲画下了这幅画...
“星汉楼”住不下去了看了这幅画,就使我回想起1942年在贵州遵义南坛巷租赁熊家新屋时期的情况。起初,熊家新屋给我们很好的印象,窗外望去是湘江,环境颇为幽静。有一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