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排棺材去上学-画/丰子恺-文/丰陈宝 丰一吟
经过一排棺材去上学看了这幅画(作于二三十年代),我想起了父亲的一篇文章:《俭德学校》,此文后来稍加删改,改名《记乡村小学所见》。这所乡村小学的校舍,是“会馆里面三间祠...
经过一排棺材去上学看了这幅画(作于二三十年代),我想起了父亲的一篇文章:《俭德学校》,此文后来稍加删改,改名《记乡村小学所见》。这所乡村小学的校舍,是“会馆里面三间祠...
胖子苦胖子有种种苦恼:坐黄包车(旧时一种由人拉着跑的车子)不受欢迎-拉起来太重、太吃力;坐火车不受欢迎-坐在他旁边的人嫌太挤,若是热天,还会闻到汗臭;赴宴吃饭不受欢迎-饭...
来之不易!且不说这幅画的内容。我要介绍的是这幅画的来历。贵阳有一位“丰迷”徐某,原来与我并不相识。有一天他给我来信,告诉我说:他(一位内科医生)只因反“右”时被误划为...
杵影歌声1948年9月,父亲带我从居住地杭州来到台湾。 我们登上阿里山,又来到日月潭。那里有高山族的居民。大公主正外出,我们与二公主合影留念。高山族的姑娘们还跳舞给我们...
反对迷信父亲是佛教徒,然而,父亲绝不相信迷信。1938年7月24日,他在桂林写了一篇文章叫《佛无灵》。文中说:“……这班人……的念佛吃素,全为求私人的幸福。……信佛为求人...
无人售货如今,我们看惯了超市,觉得很平常,没有什么稀罕。可是在1958年的时候,上海市的中百一店初次出现了一个无人售货柜,实在令人纳罕!这个无人售货柜表示了对顾客的充分...
双工1950年代时,我还有空打毛线,一般毛衣都是自己织的。那时候,社会上的妇女,一般都会打毛线。市场上也没有那么多毛衣、羊毛衫卖。 即使有,也很贵。可是,打毛线毕竟太...
六日辛勤一日闲这幅画于 1957年12月3日登载在《文汇报》上。那时候没有双休日。一连工作六天,起六个早,到星期天,够疲劳的了。桌上的时针指着8时。这一下可睡够了!睡眠充足...
“和平”两字也不能提1959年,父亲作了这首《一剪梅》,题名“清明”:“佳节清明绿化城,草色青青,树色青青。室中也有绿成阴:窗上花盆,案上花盆。日丽风和骀荡春,天意和平...
胜读十年书1958年11月22日,父亲去观看了四川省革命残废军人演出队的表演。他感动得流下了泪水。当这支演出队来上海时,父亲到火车站去迎接。次日,他写下了《胜读十年书》一...
祝他返老还童这幅画于 1961年6月1日载《光明日报》。所题的词,词牌名《清平乐》,题为“儿童节”:“良朋咸集,欢度儿童节。天气清和人快活,个个兴高采烈。唱歌拍手声中,饼...
并非一稿两投大约在 1950年代末,父亲把他的这幅写生画《“亲爱的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姊姊们:请你们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果壳和纸屑!”》交《漫画》杂志发表。不久,上海...
忽然迎面好风吹这是宋朝张臣良的词句。这幅画最初发表在1962年6月的《文汇报》上。1962年初夏,我和出版社的同事们一起,下乡到川沙去劳动。 我们都是寄住在农民家中的。农家...
跳橡皮筋有一个时期,上海的女孩子们流行跳橡皮筋。她们把一根根的橡皮筋串连成一长条或一圈。两人各持一头,其余的人就在中间跳出各种花样来。轮流比赛,看谁跳得时间长。我...
高潮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我家住在上海陕西南路某弄的93号。隔壁92号有一家人家,有两个女孩,总喜欢来我家串门。 我很喜欢她们,常常给她们讲故事。有一天,我讲一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