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1905 举手梳头发的裸体女-毕加索 [素描]

来源:原创/搜集 发布:梨花 23

 1905 举手梳头发的裸体女-毕加索 [素描]

玫瑰红时期(1904-1906年)的作品,1904年春,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区永久地定居下来,随着他迁居巴黎,与菲尔南德·奥里威尔的同居,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这一时期的毕加索在绘画用色上主要以使用暖色调的橘黄与粉红色为主。色彩特征与其前期的蓝色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毕加索于1904年遇到了菲尔南德之后他一直非常开心,这被认为是改变了他的画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玫瑰红时期的画作中经常会出现马戏团表演、小丑以及各种滑稽角色,后来这些成了毕加索余下绘画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穿着格子衫的滑稽角色成了毕加索的个人标志。

毕加索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红时期”的典型画法。在造型语言上也比蓝色时期显得柔和灵动,而色彩上开始用那种和暖而娇艳的玫瑰红色调覆盖代替了以往的单一冷静、空洞抽象、沉重抑郁的一片蓝色。画面中从造型到色彩都洋溢着青春和爱情的氛围与甜蜜。玫瑰时期艺术风格就这样开始了,玫瑰红的色彩也使毕加索的绘画创作进入了全新的艺术世界,一个着力表现流浪艺人和杂技演员接轨的世界,也有人称这类绘画风格为“马戏团风格”。如作品《马上的姑娘》。

当毕加索在艺术领域声望大造之时,众多女人也成为毕加索生活情趣的点缀。在那个充满欲望与渴求的时代,毕加索用公牛一般的意志统辖着他周围的女人们,这也十足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如《玫瑰色的裸女们》。

玫瑰红时期造型与色彩语言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猜想:第一,深受法国浪漫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第二,生活相对独立与自由、生命与情感最旺盛时期的身心情态的体现;第三,巴黎自由的生存环境与开放的文化氛围与毕加索现实生活窘迫的对比映射出毕加索对美好粉红色生活的期盼。

玫瑰红时期毕加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1905年完成的《持烟斗的男孩》,这幅作品的画面中集中展现了一位表情有点忧郁的青春期男孩,他身穿蓝色服装,头戴花冠,手里拿着一支烟斗,画面的背景是两大束色彩艳丽的鲜花。这件作品常被评论家誉为“具有达·芬奇《蒙娜丽莎》似的神秘,凡·高《加歇医生》似的忧郁的唯美之作。”

同时这一时期的其他作品有:1904-1905年的《穿衬裙的妇女》、1905年《拿扇子的女人》《两青年》《丑角家庭》《丑角家庭和猿》《杂技演员的家庭》《男孩与狗》等。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