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赋》为当代著名辞赋作家孙继纲先生的一篇“应约之作”。2004年,时任中国赋学会常务理事的孙先生,在中国赋学会召开的“第六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这篇赋作,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翌年春,该赋被央视拍成赋体文学电视片在央视三套《电视诗歌散文》栏目播出。提议牡丹为国花的邵华将军为其题写片名,时任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称其为电视辞赋的首创之作。
当代著名画家陈小琼女士有感于《牡丹赋》追牡丹之悠久历史,称牡丹之道德品格,咏牡丹之雍容神态,颂牡丹乃国运繁荣昌盛之象征,在查阅资料,认真计划,周密构图,细致绘稿的基础上,用将近一年时间创作了《牡丹赋图》。该图依《牡丹赋》之意,袭《洛神赋图》之风,用细腻的笔触,古朴的画风,尽展了《牡丹赋》中所涉“古都洛阳,花之故乡”的历史典故;突显了今之洛阳“世逢太平,春风荡漾”的繁荣景象。
鉴于洛阳是“赋都”--汉赋兴盛于斯,延续于斯,中国赋学会授以“辞赋之都”称号;洛阳是“花都”--牡丹故土于斯,外传于斯,是丝绸之路的信使、国运昌盛的标志,洛阳自古就是中国花事活动的圣地,有“花之故土”的雅誉。也鉴于孙继纲先生《牡丹赋》中有“晋植洛水之滨”的句子;顾恺之《洛神赋图》中有洛水之滨牡丹的画面。画家陈小琼女士在为《牡丹赋图》题写画名时冠该图以“赋之圣域,花之故土”之称。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