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很“笨”

来源:原创/搜集 发布:开元 18
三国时期,曹操曾与司马懿的父亲是故交。他听闻司马懿小小年纪,已有过人的才识,于是数次派人征辟司马懿到府中任职。但司马懿屡次拒绝,他认为靠关系进入仕途,如同揠苗助长,根基不稳,势必会适得其反。

于是,他以风痹之症为借口,在家卧床不起。期间,他韬光养晦,一步步积蓄自己的力量,默默发展自己的实力。这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他在七年后,顺利成为了曹营里的重要谋士之一。

在外人看来,司马懿放弃捷径,耗费多年功夫才进曹营,显得有点愚笨,固执。但他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唯有真才实学才是制胜法宝。一个“笨”字,让司马懿从籍籍无名的谋士到问鼎之谋局者。终结了乱世三国,踏踏实实地走向了人生的辉煌时刻。

王阳明说:“成大事者,都是笨人。”从古至今,世间越是聪慧之人,越懂得下笨功夫。

专注做事,才是人生真正的捷径

一个人能走多远,关键在于他做事的态度。投机取巧者,总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躬身精耕者,才会必成大器。历史作家汪衍振,为了写好《曾国藩发迹史》、《左宗棠发迹史》等历史小说,花了大半辈子去研究这些晚清名臣。在写书的这21年来,他常常一坐就一整天。除了吃饭睡觉,他剩下的时间都在研究史书资料,核对历史出处,写文章,有时甚至专注到错过吃饭的时间。为了了解曾国藩官场的12年升迁史,他搜阅了近2000万字的珍稀史料。

深刻还原了曾国藩从一名无权无势的普通官吏,到二品官员礼部侍郎的全过程。整整21年,他写了七十多万字,平均一天一百个字,被媒体誉为“中国最笨的历史作家”。

对于这个称呼,汪衍振却笑着表示道:“媒体或读者说我写得是‘龟速’,说我是中国最笨历史作家,我并不生气。

‘笨’是一种态度嘛,我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坐得住板凳!”

他专注到极致的精品思维,让他的书籍一经出版,就引起广泛关注,迅速登上各大畅销书排行榜。

《南村辍耕录》说:“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亦其专心致志而然。”

真正的高手,不求多,但求精。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专注某个领域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经验和能力,你才能挖到人生的宝石。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持之以恒,专注到极致,就是通往成功的最短道路。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