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25 憨态可掬的夭夭陶色-红陶兽形壶-国宝文物-万邦之珍

来源:原创/搜整 发布:大学生 22

名称:红陶兽形壶

年代:新石器时代

题材:兽形陶器

材料:夹砂红陶

规格:高 21.6厘米,前后长 22.4厘米

价值:表明了大汶口文化时期,中国的陶器制作在原料的选择、对火候的掌握、器型的塑造及图案的装饰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25 憨态可掬的夭夭陶色-红陶兽形壶-

出土情况和馆藏

1959年6月,山东泰山汶河南岸的磁窑镇堡头村西发掘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总面积达82万平方米,已挖掘出5400平方米,墓葬33座,出土随葬品 2100 余件,包括陶、石、玉、骨、牙器等不同质料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各类装饰品。其中发掘出1000多件精美的陶器,以红陶居多,有三足器、圈足器、平底器、袋足器等物品。经专家研究判断,这处文化遗址属于大汶口文化中期和晚期,距今已有6000多年。

大汶口遗址的年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遗址中有墓葬、房址和窖坑等。墓葬以男女单葬为主,也有成年男女的合葬,女性明显处于从属地位,而随葬品都集中在男性一侧,这说明当时父权制已经产生。这一时期的灵魂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墓地中出现了无尸富墓、断头富墓,说明已不再单用死因区分灵魂善恶,这些凶死者是氏族中的新贵族,他们虽然是凶死者,但也均得到了厚葬。

在遗址中发掘的墓中随葬品,数量和质量差别较大,有的墓葬空无一物,有的墓随葬品多达180件。在一些大墓中,随葬品品种丰富,制作精致,有很多珍贵的碧玉铲、透雕象牙梳、玉指环、玉臂环、绿松石镶嵌象牙雕筒、象牙梳、骨针等。除此以外,出土的生活用具也十分丰富,造型精美,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其中以彩色红陶的器具最为绚丽耀眼。

从遗址中出土的红陶兽形壶是红陶生活器皿的精品,专家们经过对出土陶器的仔细研究,又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对之进行鉴定,得知这种色泽明丽的红陶是新石器时期产生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陶器。红陶的颜色如鲜血一般灿烂,又像火焰一样热烈,符合原始先民对血与火的图腾崇拜。红陶兽形壶被掩埋了6000年而完好无损,光润亮泽的器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反映出当时制作陶器的高超水平。红陶兽形壶出土之后,便被收藏在山东博物馆,成为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艺术价值

红陶兽形壶不仅是大汶口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红陶器皿中的典型代表。它精巧的造型无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是盛放酒或水等液体的实用器皿。红陶兽形壶高21.6厘米,模仿猪的造型制成水壶。壶身是夹砂红陶质,通体是鲜艳的红色,猪形壶身圆面耸耳,拱鼻张口,有四足,短尾上翘,耳朵上穿有小孔。红陶猪的尾部有一圆筒形状的口,可以向里面注水,嘴巴张开可以出水,背部有一个提手,便于提拿。最巧妙的是它腹部隆起,四条腿又粗壮,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陶器的盛水容积,又可以把它放在火上加热。以当时的生产条件来看,这无疑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此壶的造型憨态可掬,红陶猪的身体肥壮,张着嘴巴,仿佛向它的主人乞讨食物。全器构思巧妙,造型生动,饶有趣味,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功能,是早期先民制陶工艺的代表作品。据传,最早的陶器是由一个名叫嫘祖的人发明,并传授给后人。恩格斯认为:“人类学会制陶术,标志着人类蒙昧时代的结束,野蛮时代的开始。”陶器的发明使用,是先民对大自然的探求发现和运用的结果,正如郭沫若在《西江月》中所写:“土是有生之母,陶为人所化装,陶人与土配成双,天地阴阳酝酿。水、火、木、金协调,宫、商、角、征交响。汇成陶海叹江洋,真是森罗万象。”有考古资料表明,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已经在生产陶器,红陶兽形壶的出土证明当时的制陶工艺已经十分成熟。红陶器皿的制作是先用泥一遍遍地揉搓成条,再一圈一圈盘在一起,盘筑成各种形状的陶器,这就是先民使用的盘筑法。从造型和工艺来说,红陶兽形壶的陶猪形象逼真又实用,表明大汶口遗址的先民已经掌握了动物部位的比例结构及体形外表的凹凸高低,并能将动物形象运用到日常器皿制作当中,这也是新石器时期家畜饲养业的生动反映。

一件红陶兽形壶包含了古代先民的艺术智慧和生活体验,陶器的绚丽颜色,器皿上的点、线、色、韵的和谐融润,造型自然流畅,浑然天成。陶猪圆面、耸耳、拱鼻与肥硕的体型比例匀称,各部位相互呼应,线条凹凸有致,生动自然,无论从哪个方向观赏,都能感受到它的逼真与灵动,彰显出先民们在陶塑造型方面的艺术技巧和精深造诣。

背后的故事

红陶兽形壶的出土,为新石器时代先民生活状况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尤其反映出6000多年前的先民已掌握家畜饲养。据专家统计,在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发掘中,大约1/3的墓葬都使用猪来随葬,这说明当时的人们不仅在生活中需要猪,而且将猪作为一种私有财产进行随葬,猪成为计算财富的重要标志。大汶口文化的晚期,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私有财富的增多使得私有制出现。家猪成为大汶口氏族家族的一种重要动产,在随葬品中、家猪与各种珍贵器皿一样,都是墓主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在一些大汶口墓葬里,随葬品有很多猪头骨和猪的下颚骨,这些随葬品显然不是活猪殉葬,应是墓主人生前的私有财产。此外,随葬的私有财产还有用猪骨制成的装饰品、猪形陶器、猪形玉器等,都说明猪在当时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