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双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 文化部工笔重彩画学会会员
鲁双喜艺术简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工笔重彩画学会会员北京画院莫晓松工作室画家艺术事件:2008 研修于北京画院莫晓松工作室2009 在直隶艺术馆举办了鲁双喜、刘金宝、...
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交往历时久远。还在古朝鲜时期(前5世纪至前1世纪中叶),儒学与汉字便输入朝鲜。朝鲜三国(高句丽、百济、新罗)时期(前1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三国从不同渠道大规模吸纳中华文明:高句丽从陆路传入儒教,以汉儒的典章制度为重点;百济从海路传入中国南方文明,吸收了六朝的多样性学术思想;新罗则是经过高句丽、百济,间接吸收中华文明。
迨至唐代,高句丽、百济、新罗竞相向唐遣送留学生,入国学学习中华文明。新罗统一朝鲜后,更以唐制为立国轨范。中央仿唐尚书省设执事省,综理国政,下设位和府(掌人事)、仓郡(掌租税)、礼部(掌教育礼乐)、兵部(掌兵马)、左右理方府(掌律令)、例作府(掌工事),一如唐尚书省的六部。此外,又仿唐的内侍省置内省,仿唐的御史台置司正府。在学制上,新罗仿唐置国学,设儒学科和技术科。公元747年(景德王六年)国学改为大学监。大学设博士助教若干人,讲授儒学和算学。儒学以《论语》《孝经》为必修,《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左传》和《文选》为选修。算学以中国《辍学》《三开》《九章》《六章》为教材。新罗亦遣出大量留唐学生。
公元840年(开成五年),新罗留学生和其他人员学成回国的一次就有一百多人。这些“登唐科第语唐音”的留学生回国后,广为传播儒家文化,诚如唐代皇甫冉诗咏:“还将大戴礼,方外授诸生。”唐玄宗曾赐新罗王诗:“衣冠知奉礼,忠信识尊儒。”新罗民俗也广为沾溉唐风采。真德女王时,采用中国章服之制,“自此以后,衣冠同于中国”。公元644年(文武王四年),“新罗遣人熊津学唐音乐。时唐军留镇熊津,中国声音器物多随以来,东方华风,自此益振”。此外,新罗的姓氏制度与民间节日,都具有中华文明痕迹。新罗时期的佛教,更在中国佛教的直接影响下展开。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