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文物真是无价之宝 除了金器外 其他完好的文物也不少

来源:原创 发布:赖雅婷 76

出土的文物除了金器的玉器大多都有损伤,但也有保存完好的国宝级文物,因为不同文物在不同领域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截止目前除去金器和玉器外,1978 年发掘于随州城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是一座战国早期曾国国君墓出土了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是音乐性能最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乐器之王及世界上最庞大的青铜乐器,是中国礼乐文明的最高体现。它由 65 件青铜编钟组成,总重量达 2567 公斤,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能演奏出复杂的音乐曲目,反映了先秦时期中国在音乐、铸造等方面的极高成就。

此外不有2000 年出土于北京老山汉墓的老山汉墓漆案,这是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漆案,漆案长 2.3 米,宽 0.5 米,底色为褐色,上面绘有红色花纹。由于漆器制作工艺复杂,对制作技术要求很高,而且价格昂贵,所以漆器是西汉时期随葬物品中炫富的时尚物品。再者,因环境气候的缘故,漆器的使用在南方较多,而北方地区则不多见,因此老山汉墓中出土的漆案文物研究价值较高。

除去金器因素考量其工艺和文化价值,2001 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了太阳神鸟金饰。该金饰外径 12.53 厘米,内径 5.29 厘米,厚 0.2 毫米,重量 20 克,含金量达 94.2%。其图案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线条流畅,造型精美,体现了古蜀先民高超的工艺水平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古蜀先民太阳崇拜和神鸟崇拜的物化体现。从金饰残留的痕迹分析,它的加工至少采用了热锻、锤揲、剪切、打磨、镂空等多种工艺。2005 年 8 月,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从 1600 余件候选文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此外,如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整套乐器、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出土的各类青铜容器、乐器等,也都是保存较好且具有极高文物价值的文物。这些文物大大丰富了东方古国的文化底蕴。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