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与小茉》重力知识科普内容扼要整理

来源:抖整
发布:刘爱
2025-09-20
热度:4
从林

老高在围绕 “重力” 这一宇宙谜团展开科普,从重力的历史认知、理论发展到相关前沿假说,系统梳理了人类对重力的探索历程。

一、重力的早期认知与牛顿的万有引力

早期发现:2000 多年前人类已发现重力,但长期缺乏正确理解。400 多年前伽利略(或他人)发现重力的关键属性 —— 无论物体重量、材质、形状如何,在无空气阻力时都会同时着地(如比萨斜塔铁球实验的传说),但当时无人能解释这一现象。

牛顿的突破:牛顿受苹果掉落启发,提出 “万有引力” 理论:不仅地球对万物有引力,宇宙中任何物体间都会相互吸引(如人与桌椅、星球间)。他认为地球吸引月球、行星绕太阳运转,本质都是万有引力作用。

理论验证与局限:牛顿给出万有引力计算公式,该公式能精准匹配绝大多数天体运动轨迹,一度被认为解开了宇宙奥秘。但后来观测发现两处矛盾:一是水星公转周期与公式计算值每 100 年相差约 50 秒,误差无法消除;二是无质量的 “光” 会被黑洞引力捕获,而按公式无质量物体不应受引力影响,万有引力理论因此被颠覆。

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重力的全新解释

核心观点革新:爱因斯坦推翻牛顿对时间、空间的 “绝对化” 认知,提出时间和空间是 “柔软可变形” 的,且 “速度与重力等价”—— 例如太空舱通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可模拟重力环境(如《星际效应》中太空舱旋转供人长期生活的设定)。

解决经典力学矛盾:

针对水星公转误差:爱因斯坦认为太阳重力会扭曲周围空间,水星因靠近太阳,其运动轨迹受空间扭曲影响,纳入时间和空间变形的计算后,观测结果与理论完全匹配。

针对光受引力影响:他提出 “重力本质是空间弯曲”—— 有质量的物体(如黑洞)会压弯周围空间,光虽无质量,但会沿弯曲空间的轨迹运动,因此会被黑洞捕获。

重力波的预言与证实:爱因斯坦 1916 年预言 “重力波” 存在 —— 有质量的物体在空间中移动时,会像球在水面运动产生波纹一样,引发空间波动(即重力波)。由于重力波极微弱(如地球与太阳距离间检测到 “质子直径级” 波动),近百年未被观测到。2015 年美国通过两台 4 公里长的探测仪器,首次检测到 13 亿光年外两个黑洞相撞产生的重力波,证实了该预言。2017 年,该探测团队的三位首席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且截至科普时已检测到 10 次重力波,暗示宇宙中黑洞相撞频繁。

三、与重力相关的前沿假说:彭罗斯的 “宇宙审查官假说”

相对论的漏洞:爱因斯坦相对论无法解释 “奇点”(如黑洞中心)—— 既无法计算无限大的物理量,也因奇点被黑洞 “事件视界” 包裹(光无法逃出),无法观测验证,这成为相对论的硬伤。爱因斯坦晚年甚至因此否认黑洞存在。

假说的核心内容:英国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202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曾设计《盗梦空间》中的 “彭罗斯阶梯”)提出 “宇宙审查官假说”,为相对论补漏:宇宙存在一种 “审查机制”,会将不符合宇宙法则的事物(如奇点)隐藏或抹杀 —— 例如奇点虽存在,但被黑洞的 “事件视界” 包裹,人类无法直接观测,避免因果律崩塌。

与因果论的关联:彭罗斯认为该假说能维护 “因果论”(因决定果,过去决定未来)。若奇点可被观测(即存在 “裸露奇点”),相对论将完全失效,因果律会被打破(未来不再可预测)。目前人类未发现裸露奇点,仅推测宇宙大爆炸之初的奇点是裸露的,但已随爆炸消失。

四、延伸思考与补充

黑洞的未来影响:黑洞相撞会合并成更大黑洞,长期来看宇宙中黑洞可能逐渐 “吞噬” 星体,但人类无法直接观测黑洞位置,若某天行星(如天王星、海王星)突然消失,可能预示黑洞威胁。老高提到 “反重力” 或可应对黑洞引力,后续将专门科普。

物理理论的意义:人类研究物理公式(如重力相关理论),本质是为了通过规律预测未来(如天气预报、建筑承重计算),若因果论不成立,所有物理理论将失去意义。老高还提到未来人、时间旅行等话题与因果论的关联 —— 若不破坏过去的因果,理论上可能存在不影响规律的时间旅行。

上一篇:2025 年 9 月将发生什么?我们是 dajiao 星议会 很高兴与你们连结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你有爱心打赏我有激情创作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微信打赏二维码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

凡打赏100元可成为本站金牌会员享受人工服务 人工服务项目若干 可接受私人定制等 咨询15896680811

最近支持 随机显示

用户头像 昵称:大***
¥5.00
用户头像 昵称:刘***
¥100.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1.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20.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5.00

评论区

已有 0 条评论

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