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人为什么会衰老 青春过后 人最怕的就是衰老 人类无法回避的(生命科学)

来源:场导发现 发布:宋方 32

人为什么会衰老

青春过后,人最怕的就是衰老,衰老实质上是目前人类无法回避的病态,它将让人体在痛苦的过程中走向死亡。人为什么会衰老? 这又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各国科学家们曾经提出了许多种学说:细胞分裂学说,生命钟学说,死亡激素学说,细胞突变学说,溶酶体膜损伤学说,自由基学说,自身免疫紊乱学说,心跳极限学说等等,这些学说从活体和能量变化的角度来看都有各自的道理。

在欧洲科学家看来,衰老是一种多基因的复合调控过程,表现为染色体端粒长度改变、DNA损伤、DNA甲基化和细胞氧化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影响了寿命的长短。但是,目前比较统一的看法是,衰老是一种多基因的复合调控过程,是基因信息断裂的结果,细胞得不到正确的信息,就要失调,失去有序的配合,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中,细胞死亡是导致衰老的主因。

衰老病死被认为是自然规律,但人到底是如何变老的?至今还是一个令科学家魂牵梦绕的不解之谜。然而,最新的研究发现,一些老鼠衰老的速度较其他老鼠快3倍。科学家称此发现将有助于找到人类是如何变老的原因。衰老不可避免,可为何一些老鼠老得快,而另一些老得慢呢?研究人员发现,提供细胞能量的线粒体中的基因突变诱发细胞凋亡或加速细胞衰老,从而导致有的老鼠早衰,寿命只有正常老鼠的一半。

美国基因学家汤姆·波纳及其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大学的研究小组通过改变老鼠 DNA上的2000个碱基,培育了一些早衰老鼠。经过改变的这些基因,称为伽玛聚合酶,存在于产生能量的线粒体中。波纳解释说: 这些基因的基本功能是检查线粒体DNA复制时的拼写错误。当我们改变这些基因的碱基排序时,就会导致它出现缺陷,因此,其检查拼写错误的功能就不长久,从而导致线粒体基因突变增加,加速衰老。刚生下来的这些早衰老鼠看起来很正常,与普通老鼠没有任何不同之处,但当它们长到8个月至9个月大时,研究人员发现了不同之处。我们开始看到许多老年症状都出现在它们身上,如毛发稀少,骨质疏松,脊椎弯曲,就好像是一个30岁的青壮年人出现许多老年症状。而同样大的老鼠本不应该出现这些症状。

其实,人一样也有早老症,当然这种病态与基因突变也息息相关。香港大学医学院首次发现,儿童早衰症与一种名叫核纤层蛋白甲的基因突变有关。如果儿童体内的核纤层蛋白甲发生基因突变,会导致 DNA的损伤修复功能出现问题,造成基因组不稳定,致使儿童衰老过程加快。据悉,目前世界上尚无可以治疗儿童早衰症的药物。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华盛顿州达令顿地区有个男孩只有12岁,但他的模样却像一名头发掉光、满脸皱纹的80岁老翁。原来,他患有一种罕见的儿童早衰症,他拥有一颗孩子的心,但血管却已硬化,并饱受关节炎的折磨。12岁的儿童目前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活到青年时期。全世界的早衰症患者目前约有42人,至今为止,科学家仍然无法找到治愈早衰症的方法。自1886年起,全球有约100多名儿童早衰症病例记录在案。患有早衰症的儿童身体衰老速度一般较正常人快5~10倍,貌如老人,一般只能活到7岁至20岁,大部分会死于心血管疾病等老年病。

最近,生理学实验资料证明,体内交感信控系统的最高控制器(蓝斑NE 能系统)、神经通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体液通路(垂体-生长激素系统、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垂体-甲状腺系统、垂体-性腺系统)对衰老的控制作用,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和协同性,它们的控制功能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降低,导致机体衰老。这说明体内交感信控系统的控制功能增龄性降低是导致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生理学实验资料还证明,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的最高控制器(中缝核5-HT能系统)和高级控制器(下丘脑生长抑素神经元)对衰老的控制作用也是一致的,它们的功能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从而促进衰老。可见,体内交感信控系统的功能增龄性降低,促使机体衰老,相反,体内副交感信控系统最高控制器和高级控制器的功能增龄性升高,同样促使机体衰老,这两个人体信息控制系统的变化同时反应了人体衰老的变化。

研究百名百岁芬兰老人的学者弗里索尼和卢西加认为,人的寿命主要是通过内外两大因素实现的。内在因素是基因,外在因素是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基因仅仅是长寿的一部分原因,甚至连一半的决定作用都起不到,另一半或大半因素在于环境。环境和生活习惯在长寿上所起的作用可能达到66%。此次发现首次证实:细胞凋亡是导致衰老的主因。在细胞的发育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基因突变,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所吸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所导致。但人体的修复机制一直不停地在修复那些DNA的损伤,所以细胞能够得以维持它们的功能,但这种修复功能会随着细胞的老化而逐渐减弱。这就是为什么老年人体内线粒体中DNA的损伤不能得到自我修复的原因。

关于人体衰老的研究,俄罗斯籍华人科学家姜堪政博士却有独到之处。他的理论是:衰老是由于活性基因长期不停工作的损伤而致,是有机体衰老的基础,控制细胞的基因衰老,必然要导致细胞衰老。控制人体机能的基因氢键每天8万~10万次的不停开合,必然会造成“磨损”,当然,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那种磨损,是由于能量的不断消耗而降低了基因氢键开合的频率和力度,基因的活力必然下降,被基因控制的细胞的活力也将随之减低,就好像飞驰的列车由于动力的下降,而降低了列车的速度,所以人的衰老不可避免。衰老象征着人生的末日,让人丧志,令人恐惧,但又是人的必经之路。更令人悲观的是,衰老就是一种人体病态发展的过程。衰老最明显的表现是,细胞活力不断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等各种机能都逐步衰退。那么,人的机体必然要受到外来的伤害,势必要出现病态。这不但意味着所有的人要退出历史舞台,离开群体,走向孤单,而且将要开始与疾病和痛苦的搏斗,直至永远离开这个世界。

如何延缓衰老?可不可以逆转衰老?这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但是,目前还没有研究清楚衰老的机制和原因,因此也不可能找到延缓衰老的有效办法。人、动物、植物以及所有的生命都要走问衰老死亡,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生命衰老呢?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生存条件和环境对衰老有重要影响。但是,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衰老主要受细胞内部的基因控制,据说已经发现了7个控制细胞衰老的基因。如果能够采用微观的手段控制这7个基因,人的衰老将得到控制,寿命将会达到千年以上。听起来让人十分激动。可是,仔细想一下,即使真的发现了控制衰老的基因,你怎样去控制它?即使一个细胞,十个,百个细胞里的7个衰老的基因,你可以控制,那么千兆、万兆个细胞,即人身体里所有细胞里的衰老基因你都可以采用微技术控制吗?假如外部细胞里的衰老基因你可以采用技术手段控制,那么大脑里、血液里、骨头里乃至五脏六腑里的细胞你都能够采用理想的微型技术控制吗?显然是可望而不可及。即使您真的可以控制部分细胞里的衰老基因,但是您绝对不可以控制全部细胞里的衰老基因。其结果,没有意义,因为细胞的信息仍然不能够畅通。在机体内只要有部分细胞衰老死亡,其他细胞,包括健康的细胞因为信息不畅通,得不到正确的信息,相反得到其他细胞死亡的信息,它们也很快就要死亡。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