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世界上的“极”

来源:原创/搜集 发布:内玉 15

我们都知道地球的南北极,它们分别是地球自转轴与地表相交的点。那里没有东西南北之分,所有经线集中在这两点上,世界统一在这个时刻上。

在南极点上,无论面向任何方向都是北方。那里有一个金属标杆,上写“地球南极”。围着标杆转一圈,等于绕地球一圈。这里覆盖着很厚的冰层,气候恶劣。

北极点位于北冰洋中部。在北极点上,那里无论面向何方,均朝南。

南北极地区都有极昼极夜现象出现,在南北极地区经常有绚丽多彩的极光出现。

除了这两个极,地球上还存在众多的“极”

有人说青藏高原是地球的第三极——最高点。那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高峰全都集中在这里,所以称它为“世界屋脊”。而其中的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 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雨极——印度东北部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乞拉朋齐,它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因为年降水量大而获得世界“雨极”的称号。那里的年平均降水量都在1万毫米以上,也就是说如果雨水不渗漏、不流失,全积存在地面上,会有三层楼那么深。1961年那里竟然下了24461 毫米的雨,比我们的雨极台湾省火烧寮的纪录8408 毫米多了 18053 毫米,比北京42年的总降水量还多。为什么这个地方这么多雨呢?原来,这个地方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西、北三面都有高山屏障,挡住了西南季风由海洋吹来的湿热气流,使饱含水汽的气流

上升,凝结成大量的地形雨。

湿极——夏威夷群岛中考爱岛的威尔里尔,每年有 350 天下雨,年平均降水量11684毫米,与乞拉朋齐的平均降雨量不相上下。地面上总是湿漉漉的,一年也没有个干的时候。

热极——世界的热极经常变来变去。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古称火州。人们曾于1975年7月13日在吐鲁番观测到49.6℃的最高气温,地表温度曾测得83.3 摄氏度,算是我国最高的气温纪录了。吐鲁番位于新疆天山东部山间盆地中,有2000多平方公里是低于海平面100米以下的低地。盆地令热气积聚,难以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所以异常炎热。在这里,日平均气温超过 35 摄氏度的天数达100天以上。所以,当地民间流传着“沙窝里蒸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的说法,堪称中国的“热极”。但与世界相比,吐鲁番的热其实算不了什么。1879年7月,在阿尔及利亚的瓦拉格拉就曾测到了53.6℃的最高气温,从而获得世界热极的称号而且保持了30多年之久。1913年7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岱斯谷中,测得56.7℃的记录,夺得了世界热极的称号。不到10年,1922年9月,利比里亚的加里延温度突然上升到了57.8℃的最高纪录,“热极”又从北美洲大陆返回了非洲。而非洲之角的索马里半岛的柏拉培,7月份的平均温度有47.2,也曾测到63℃的极端最高温。

寒极——世界的寒极同样也是变来变去的。1838年,西伯利亚的亚尔库次克曾测得-60℃的最低温度,在当时引起了一场轰动,但很多人并不相信一个商人无意中测得的这个记录。47年以后,也就是1885年2月,位于北纬63°16.2'的俄罗斯的奥伊米亚康,人们测得了-67.8℃的最低温度,这一次真正获得了世界寒极的称号。1964年1月,又以-71℃的低温打破了原有的纪录。

一般来说越北的地方越冷。但奥伊米亚康离北极还很远,为什么也这么冷呢?

原来,这里地势凹陷,像个大锅,南边的契尔斯基山脉,挡住了暖空气的回流,而北部极地冷空气却沿着山坡源源不断地下降,停留在“锅底”经久不散,致使此地气温降至惊人程度,一月份气温均在-50℃以下。而北极圈内为北冰洋,尽管它上面有海冰覆盖,但仍有热量从冰下传向冰上的低层空气,致使气温反倒比不上奥伊米亚康低。

由于气候奇寒,当地有许多奇特现象,所有的房屋都建筑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房屋与地面最少有0.9米的间隔,不能直接建在冻土上,否则室内热气会融解冻土地基,发生房屋倒塌,房子不但建得特别厚实,而且门窗要三四层,以防室外寒气侵入。自来水管不是埋在地下而是铺在地面上,靠沿途设加热站来防止管内的水冻结。冬天你若不戴厚皮帽外出,则外边

的寒气足使你的头发在几秒内冻僵变硬;在冬天室外呼吸,人们可以听到自己呼出的气变成冰碴的刷刷声,如果你穿着普通皮鞋在室外行走,很快就会断裂;置于露天的钢材也会冻得像冰块一样硬脆,稍一碰撞就会断。

但总体来说,全球最冷的地方非南极洲莫属。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地处高纬地区,海拔很高,平均海拔 2350 米,是世界最高的洲。那里终年被厚厚的冰雪覆盖着,其平均积雪厚度为1700米,太阳射来的能量3/4 被反射回空中,地面的温度很低。1957年5月,位于南极“极点"的美国安莫森一斯考托观测站测得-73.6℃的最低气温,从而使世界寒极从西伯利亚迁到南极去了。同年9月,这个观测站又记录到了一个更冷的温度-74.5℃。1960年8月24日,测得的气温更低至-88.3℃。1967年挪威科学家在南极点附近记录到了-94.5℃世界极端最低气温。

同在极地,为什么南极比北极冷很多呢?这里有几个原因。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当北半球冬季时,地球正好处于近日点附近;而南半球的冬季,地球恰好跑到了远日点,这使南极在冬季时接受到的太阳的光和热比北极冬季接受的光和热要少得多。又由于地球在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放慢,所以在南极圈里一年中的极夜数要高于北极圈里的极夜数。也就是说,南极地区向宇宙空间释放热量的时间比北极要长一些。

南极也是一个很干燥的地方,极点附近年降水量只有3毫米,而北冰洋的年降水量可以达到100 毫米~200 毫米。空气中缺少水分,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就会大大下降。

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是地球上最高的大陆;而北极地区是北冰洋。在地球上,平均每升高1000 米,气温就会下降6℃,仅此一项,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就比北极地区低10℃以上。

再加上南极地区风暴多、风速大,把本来就不多的热量更多更快地吹跑,使南极的气候成为干冷干冷的。南极是个大陆,而北极则在北冰洋上,海洋热得慢,散热也慢,而陆地热得快,冷得也快。而北极附近更有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几条大河从南而北注人北冰洋,它们给北极地区带去了热量。

在南极大陆,被冰雪覆盖的面积达95%,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而北冰洋虽然海冰的最大面积可以达到大洋面积的87%,但厚度却只有2米-4米。南极冰盖阻挡阳光的本领明显比北极高。

旱极——吐鲁番盆地多年来平均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托克逊更少至5.9毫米,很多时候,就是偶有下雨,也是下到半空就干了,并不见地面潮湿。这种“高空下雨,低空无雨”的景象,人们管叫它“干雨”。这里可称得上是中国的“旱极”了。但放眼望去,世界上比吐鲁番盆地干的地方多的是。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中部,一连几年都不下雨,阳光灼热,空气干燥,被称为沙漠中的沙漠;土库曼和乌兹别克也是多沙漠的地方,那里常常空中下雨,地面上却见不到一滴雨,只因空气十分干燥,好容易云层凝雨,但不等它落到地面,就在半空被“人间蒸发”了!

在太平洋东岸、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平均年降水量则小于0.1毫米。所以,这才是公认的世界旱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那里正好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从南美吹来的东南信风全被这座“高墙”挡住了,这里又处在干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还处在干冷的秘鲁寒流所经之处,寒流的温度较低,使那里的空气十分稳定,大气不发生上升运动,所以,即使离海不远,水汽也不能进入高空凝结成雨,因此被称为“旱极”。

风极——南极洲受极地气旋影响,常常刮风,成为世界上刮风最多的地方。由于冰面对来风缺少阻力,一般风速为17米/秒以上,其中维多利亚地区年平均风速19.4米/秒,最大的风速达100 米/秒,即360千米/小时。每到冬季,风暴卷起积雪,会形成可怕的暴风雪。我国的风极则是吐鲁番盆地,那里常刮大风,最大风力可达12 级以上,故除了热极、旱极之称外,它又有我国的“风库”之称。

冰极-——南极洲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冰库”。冰层平均厚度为2000米,最厚地方达4800米,全球70%的淡水都铺盖在这块大陆上,如果这些冰全部融化,全世界的海面将会涨高50~70米。

光极——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阳光最多的地方。因为纬度低,日照时间长,而且又处在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万里无云,那里平均每天日照时间长达11小时45分钟,且非常强烈,如果在那里建太阳能电站,则产生的电能将是非常可观的。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上一篇奇特的沙漠

下一篇绚丽的极光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