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奇怪的风成湖
在沙漠里,经常会出现风成湖。这是因沙漠中沙丘间的洼地低于潜水面,由四周沙丘汇集洼地而形成的。
一般来说,风成湖都是些不流动的死水湖,面积较小,湖形多变,常是冬春积水,夏季干涸或成为草地。由于沙丘随定向风的不断移动,湖泊常被沙丘掩埋而成地下湖。在巴丹吉林沙漠的高大沙山之间的低地上分布有百余个风成洼地湖,面积一般不超过0.5km2,最大的伊和扎格德海子,面积也只有1.5km2,最大水深 6.2m,由于湖面蒸发强烈,盐分易于积累,故湖水含盐量很高,一般在17g/L以上,且大部分湖底有结晶盐块析出。
风成湖由于其变幻莫测,常被称为神出鬼没的湖泊。例如,非洲的摩纳哥柯萨培卡沙漠的东部高地上有一个“鬼湖”,晚上,它是水深几百米的大湖,一旦天亮后,不仅湖水消失,而且还会变成百米高的大沙丘。其实,不是鬼在作怪,而是地下可能有一条巨大的伏流,由于地层变动,伏流便涌溢上来,成了大湖。有时候,刮起大风沙时,风沙又把它填塞,湖就消失而成沙丘。
二、令人迷惑的马拉维湖
马拉维湖位于非洲东部大裂谷的南端,是一个十分奇特的湖泊。上午九时左右泱泱湖水开始消退,直至水位降至6m 才中止。四小时后,湖水逐渐返回。马拉维湖恢复原有泱泱大湖的丰姿。
下午七时,湖面开始骚动,水位不断上升,直至洪流满溢,倾泻四方。两小时后恢复平静。
然而,其变化无一定规律,有时一天一变,有时数日一周期,有时数周一轮回,但都是从早上九时开始,一个变动周期能持续12小时。
三、罕见的咸淡各半的湖泊
巴尔喀什湖地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东部,它的湖水东咸西淡,在世界上众多的湖泊中独具特色。
为什么巴尔喀什湖湖水一半咸一半淡呢?原来,巴尔喀什湖是一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形湖泊。湖泊中部有一半岛,半岛与对岸形成的湖峡很窄,宽约3.5千米,把湖面分成了东西两部
分。西半部广而浅,宽27千米~74千米,水深不超过11米,有伊犁河、卡拉塔尔河、阿克苏河、阿亚克兹河等河注入。东半部窄且深,宽10千米~20千米,水深25米,盐度较高。两湖之间有一狭窄的水道相连。该湖地处中亚腹地,气候极度干燥,蒸发旺盛,使之具备了形成内陆咸水湖泊的条件。但由于发源于天山山脉的伊犁河自东向西注人巴尔喀什湖的西
半部,提供了该湖75%~80%的人水量,加之其他较大河流的注人,使得西半部湖水平均含盐量仅为1.48%o;而湖泊的东半部却没有大河注入,仅有数条小河注入,其蒸发量大大超过河水补给的数量,平均含盐量高达10.4%。
里海也是咸淡各半的湖。其南部为沙漠和高山所围,水体很深,因为水分大量蒸发,盐分逐年积累,湖水也越来越咸。而其北部湖水较浅,又有伏尔加河等大量淡水注入,所以北部湖水含盐度低,而南部含盐度是北部的数十倍。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