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龙门潜渓寺两首 五律:伊阙藏幽寺 林深径转斜 河北 刘健
作者 河北 刘健游龙门潜溪寺 其一伊阙藏幽寺,林深径转斜。泉鸣穿石罅,竹翠覆僧家。佛座凝烟古,经声逐涧赊。登临忘世虑,山月渐西斜。游龙门潜溪寺 其二古寺依青嶂,潜...
林晓整理外婆遗物时,在衣柜最底层的抽屉里,摸到了一件没织完的毛衣。针脚歪歪扭扭,毛线是外婆最爱的藏蓝色,领口还别着一张泛黄的便签,上面是外婆熟悉的字迹:“晓晓今年冬天要穿厚点,袖口得织宽些,方便揣手。”
眼泪一下子涌了上来。外婆走的时候是去年深秋,当时林晓刚换了新工作,天天加班到深夜,连外婆最后一面都没赶上。她总以为外婆还能等,等她忙完这阵就回家陪她晒太阳、唠家常,却忘了外婆的身体早就不如从前,连织毛衣的手都开始发抖。
这件毛衣,外婆从夏天就开始织了。林晓记得暑假回家时,外婆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毛线针,阳光洒在她银白的头发上,暖得像幅画。“外婆,别织了,商场里的毛衣又好看又暖和。” 林晓当时还撒娇,外婆却笑着摇头:“买的哪有我织的合身?你小时候穿我织的毛衣,同学都问是谁做的呢。”
林晓当时没在意,现在捧着这件没织完的毛衣,指尖划过粗糙的针脚,才想起那些被她忽略的细节:外婆织毛衣时,总把线拉得很长,像是怕线不够用;每次她视频通话,外婆都会问 “今年冬天冷不冷”,还说 “毛衣快织好了,等你回来试”;甚至她走的前一周,还在电话里叮嘱 “抽屉里有你爱吃的桃酥,别忘吃”—— 原来外婆早就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却还在偷偷为她准备冬天的温暖。
她翻遍了抽屉,在毛衣下面找到了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外婆的毛线针、几团没用完的藏蓝色毛线,还有一本翻开的笔记本。笔记本里记着外婆的 “织衣计划”:“9 月 10 日,织完前片,晓晓喜欢宽松的,得加两针”“10 月 5 日,袖口织到第三圈,手有点抖,得慢慢织”“10 月 20 日,晓晓说最近忙,等她忙完就回来,我得抓紧织完”…… 最后一页的字迹格外潦草,日期停在 10 月 28 日,也就是外婆住院的前一天。
林晓抱着毛衣坐在地上,哭了很久。她想起小时候,外婆也是这样,为她织毛衣、做棉袄,把所有的爱都缝进针脚里。她总觉得外婆的爱太普通,比不上同学的名牌衣服,却忘了这普通的爱里,藏着外婆最真挚的牵挂。
后来,林晓找了家织衣店,让师傅照着外婆的针脚,把毛衣织完了。今年冬天,她穿上这件藏蓝色毛衣,走在下班的路上,风再大也觉得暖和。她知道,外婆虽然不在了,但这件毛衣就像外婆的拥抱,一直陪着她,提醒她:那些没说出口的爱,从来都不会消失,它们藏在旧物里,藏在时光里,只要你用心找,就能感受到那份从未离开的温暖。
就像外婆常说的:“人走了,可念想还在。只要你记得,我就一直在。”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