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磨合是从结婚开始。结束十多年聚少离多的恋爱长跑,邹市明和冉莹颖进入家庭生活,一开始,邹市明很不习惯没了在国家队那样起居饮食全方位的照顾,也看不惯冉莹颖在貌美如花后的随性-例如长头发散落在家里各处。而多年来习惯了独自生活的冉莹颖,也受不了邹市明的“集体生活”精神。
直到结婚七八年后,她还是忍不住要吐槽一下当年那个“集体”蜜月:“他在沙滩上很用心地摆了个烛光晚餐,月光从天上洒到海上,银色的大海、白色的沙滩,我好激动好开心。结果过了一会儿,左边的邻居来了,右边的邻居也来了……顿时我们的蜜月之夜就有了团队的感觉。”
邹市明总说自己是金牛座不懂浪漫,但他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和那个“集体”蜜月一样被铭记在冉莹颖心里。比如,走在一起风大时,他拉开衣服把她藏在胸前;比如,他若无其事地打电话问她“你今天干吗”,过了一会儿就出现在她家楼下;比如,她闹冷战了,他就点一桌全是她爱吃的东西哄……
平时,他喊她老婆、宝贝,她喊他的小名一小宝、宝哥;吵架时他们直呼对方全名。他说还想要一个女儿,她说:“万一还是儿子呢?我现在已经有三个了。”
在生小儿子邹明浩时,冉莹颖偷偷地跟医院商量好,保留孩子的脐带血,“医生说可以选择保存40年、30年、20年或者10年,以后遇到任何情况都可以随时用”。她所说的“任何情况”,是指帕金森症。
一个拳击手,要在一生中一次又一次地用脑部去接受180公斤重拳的击打,每一次击打都可能会在45岁以后跳出来报复这具肉体:邹市明的偶像阿里得了帕金森,颤颤巍巍;他的教练罗奇得了帕金森,颤颤巍巍;他的亲戚,一名爱好拳击的体育老师,也得了帕金森,颜颤巍巍。始终无法爱上拳击这项运动的冉莹颖,一直活在这种巨大的不安中。
“太苦了,我担忧。”她没多说下去,眼眶湿润。
“一个孩子刚刚呱呱落地,就带着保护父亲的责任,每次说到这个,我都蛮难过的。唉,你说她想这个干吗?”另一头,邹市明叹着气说。
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职业道路,自己选择的爱人,就要相濡以沫、并肩作战。生完邹明浩,冉莹颖出现在邹市明每一个比赛现场。有媒体写:拳王邹市明比赛,他老婆在旁边瞎嚷嚷什么啊?其实,从邹市明打世界拳击职业联赛开始,冉莹颖就变成他的翻译、观众和拉拉队。
在邹市明第一次参加世界职业拳击争霸赛时,冉莹颖还把邹明轩也带到了现场。“我给他穿了个小西装,很帅。”
在现场,在身边,是冉莹颖缓解自己内心忧虑的唯一方法。“与其我在家里不知道发生什么,穷担心,还不如我在现场亲眼看到发生了什么。我不管别人说我什么,我无所谓的,我一定要去,我就要给他支持。哪怕我只能给他一个拥抱,我跟他一起去面对。”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