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峡江涛声中 铸刻民众的抗战史诗 —— 评叶梅《神女》

来源:原创
发布/作者:张少红
2025-11-15
热度:10
梨论

叶梅的《神女》以三峡为地理与精神坐标,用一部长篇小说的体量,铺展了一幅扎根于巴东水土的全民抗战画卷。它跳出了传统抗战叙事中对英雄人物的单一塑造,也避开了宏大历史的空泛言说,转而将目光聚焦于覃家船队、民间医者、地下工作者等普通民众,在战火与江水的交织中,既写出了战争的残酷,更写出了人性的光辉与民族精神的觉醒,成为一部兼具历史厚度与人文温度的作品。

小说最鲜明的亮点,是将宏大的抗战主题与地域文化深度绑定,让三峡不仅是故事的背景,更成为叙事的灵魂。巴东官渡口的船家生活、长江航运的艰险、土家族的民俗底色,以及三峡独有的神女峰意象,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文化肌理。覃家船队在急流险滩中运送物资,凤娘用三峡草药救治伤员,这些情节都深深扎根于三峡的地域特质 —— 江水既是交通要道,也是天然屏障;草药既是民间智慧的结晶,也是乱世中的救赎力量。这种地域化书写让抗战故事摆脱了 “千篇一律” 的叙事模式,充满了峡江特有的雄浑与灵秀,也让读者在感受历史激荡的同时,触摸到三峡文化的鲜活脉搏。

在人物塑造上,《神女》摒弃了 “高大全” 的英雄模板,塑造出一群有血有肉、在战火中成长的普通人。覃义蛟最初只是牵挂家族船队与妻儿的船家子弟,是战争的炮火让他从 “守护小家” 的执念中觉醒,成长为敢于在日军轰炸下运送抗战物资、承担 “山鬼计划” 保护文物的民族脊梁;凤娘以失忆者的身份登场,凭借中医功底在乱世中开铺行医,她的 “救赎” 不仅是用草药救治伤员的肉体伤痛,更以温柔而坚韧的力量,成为动荡中人们的精神慰藉。此外,中共地下党员覃远蛟与秋芳的隐忍配合,清廉县长的恪尽职守,甚至是普通船工、乡邻的守望相助,都让 “全民抗战” 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具象化为每个普通人的选择与坚守 —— 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各自的位置上,用勇气与良知搭建起抗战的 “民间长城”。

而 “神女” 意象的巧妙运用,更让小说在现实叙事中增添了浪漫主义的感染力。凤娘的形象始终与三峡神女峰的传说隐隐呼应,她的善良、坚韧与救赎精神,恰如神女峰般守护着峡江百姓;而凤鸟入梦等细节,既为紧张的战争叙事注入了诗意,也让 “神女” 从神话符号转化为对美好人性的隐喻 —— 在残酷的战争中,正是这份根植于民间的善良与大义,支撑着人们熬过苦难、坚守希望。这种神话与现实的交融,没有削弱历史的厚重感,反而让战争中的人性光辉更加耀眼,让读者在感动于家国情怀的同时,也感受到人性本真的温暖。

从主题价值来看,《神女》最珍贵的贡献,是还原了 “人民抗战” 的真实面貌。它没有聚焦于战场前线的将帅交锋,而是将镜头对准后方的运输线、民间的诊疗所、秘密的地下工作,展现了抗战胜利背后,那些不被史书浓墨重彩记载的普通民众的力量。覃家船队冒着炮火运送物资,凤娘在废墟中搭建诊室,地下党员在敌人眼皮底下传递情报,这些看似平凡的行动,共同构筑起抗战的 “毛细血管”,印证了 “民族危亡之际,人人皆可为英雄” 的深刻内涵。这种书写让抗战历史更具包容性,也让读者明白,民族精神不仅体现在英雄的壮举中,更沉淀在每个普通人的家国大义里。

当然,小说在叙事节奏上仍有可商榷之处,部分支线情节的铺展稍显拖沓,对个别配角的刻画不够深入。但瑕不掩瑜,《神女》以三峡为魂、以民众为骨、以人性为脉,用细腻的笔触将地域文化、历史记忆与人性光辉熔于一炉,既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抗战赞歌,也完成了对三峡精神与民族品格的深情礼赞。它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历史史诗,从来都离不开那些在时代洪流中坚守良知与大义的普通人 —— 他们,正是乱世中最动人的 “神女”。

我可以帮你进一步提炼小说中 “神女意象” 的具体描写片段,或整理人物成长的关键情节节点,需要吗?


对作者作个简介

叶梅本名房广兰,土家族,1953 年生于湖北巴东,是我国当代兼具创作实力与行业影响力的作家、编剧,现任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等职,其创作扎根鄂西水土,作品涵盖多文体且获奖颇丰。以下是详细简介:

成长与职业履历:1969 年她插队务农,1987 年毕业于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职业生涯丰富,曾担任恩施州文工团编剧、建始县副县长、湖北省作协副主席等职,还曾任《民族文学》主编,一级编剧职称。此外,她多次担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重磅文学奖项评委,也常参与国内外文学交流活动。

核心创作与风格:1973 年起投身创作,迄今产出近三百万字作品,涵盖小说、散文、影视剧本等。早期作品多聚焦鄂西三峡的地域文化与风土人情,比如刻画土家女性群像的小说《撒忧的龙船河》《五月飞蛾》;后期不断突破题材,既有《大对撞》这类聚焦科学家的报告文学,也有儿童小说《北斗牵着我的手》,还耗时十余年打磨出抗战题材长篇小说《神女》。她还擅长生态书写,散文《根河之恋》曾入选北京高考作文选题,用文字传递对自然的敬畏。

作品荣誉与影响力:作品斩获诸多奖项,小说集《五月飞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骏马奖”,电影《山乡书记》(合作)拿下中国电影 “华表奖”,散文集《大翔凤》获冰心散文奖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等多国文字海外出版,其书写既让鄂西文化被更多人熟知,也通过多元题材为读者呈现了丰富的时代与人文图景。

上一篇:警惕“免费午餐”:那些藏在福利背后的套路陷阱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你有爱心打赏我有激情创作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微信打赏二维码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

凡打赏100元可成为本站金牌会员享受人工服务 人工服务项目若干 可接受私人定制等 咨询15896680811

最近支持 随机显示

用户头像 昵称:大***
¥10.00
用户头像 昵称:匿***
¥100.00
用户头像 昵称:李***
¥10.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20.00
用户头像 昵称:大***
¥5.00

评论区

已有 0 条评论

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