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风水后记

来源:原创/搜整 发布:大学生 16

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风水文化博大精深,堂奥无涯,我们主要是利用祖先留下来的风水理论来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风水在阴宅或是阳宅的作用上非同小可。布局安排合理,则福泽无边,布局安排凶格,则祸害无穷,而且杀伤力非常之大。如果在风水中(特别是阴宅)给人安错格局,则可能祸及数代人,这种问题我在实践中经常碰到。在我去给别人勘察风水之时,见到很多坟向或是宅向不尽如人意,重者家破人亡,轻者疾病口舌。作为一个风水师,你就是一个给风水看病的医生,没有高深的风水理论和实践经验,或者是不懂得阴阳宅吉凶祸福的判断标准,你就不可能会诊断正确,很有可能布局为凶格,给主家带来莫明其妙的凶祸。我经常接触好多农村的风水先生,每每问起阴宅如何定向分金时,多数先生是漠然不知,有些即使能谈上一二, 也是文不对格。由此可见不懂风水者而去为人看风水的先生比比皆是。老百姓有句俗言说“阴阳先儿放屁大吉大利”,虽是诙谐戏谑, 却是对资深先生的褒奖和信任, 殊不知有些阴阳先儿披着“先生”之名,而无真才实学,连个风水罗盘都不会用, 是个庸师伪先儿, 他说的话他做的风水能够吉利吗?所以说作为一个风水先生学习掌握高深的风水基础知识势在必行。

中国风水有八大门派,每一派都有每一派的深奥理论,每一派都有每一派的师传秘诀。这些宝贵经验若能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能够将各家学派的宝贵经验融合为一体,没有门派之争,这样,中国风水肯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遗憾的是历代研究风水的老辈们都有一个共同弊病,就是保守性特强,不仅不能互相学术交流。相反的相互排斥,有的只传本家据不外传,以至于好多宝贵的经验失传了。即使流传下来的书籍,多数是文理深奥,晦涩难懂只提观点,不传真法,对于当前多数风水先生,学识浅薄,文化底蕴不高,很难吃透内在实质精神,所以有心想学,不解其意,致使诸多初学风水的人望而生畏、束之高阁。

有鉴于此,笔者诚孚潜志,夙兴夜寐,不遑宁息,搜索枯肠将古代风水理论用近代的建筑视野去精心研究,将多家风水学派理论进行搜集整理,去芜存菁,正本清源,编纂形成和创立各派精华于一体的风水理论书籍《风水探幽》。回顾一千多个编书的日日夜夜,朝乾夕惕,笔耕不辍,不厌求详,力求完备,即将成书、仍感不尽人意。

在书稿付梓之际,感谢中国风水家协会会长单长易大师的大力支持与指导;感谢香港津会大学教授,著名风水大师李居明先生的审核与指导;感谢中国国际周易联合会会长、易学权威专家、被誉为“国际风水第一人”的巨中天先生的审查与批注;感谢中国易医堪舆研究院院长、龙虎山老子文化专修学院易经研究所所长、永城市道教协会秘书长杨永虎大师的批解与指导;感谢河南省易学文化研究会洛阳分会会长杨富有先生的鼎力支持与指导;感谢我的同窗学兄风水易经大师李立新先生为本书作序;感谢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原局长傅西路题词;感谢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宜阳县志》主编赵苗远先生题写书名;感谢中国化工部山东省地质设计院设计师王宇鹍做封面设计;感谢河南省易学文化研究会洛阳分会副会长王传忠先生对本书作精心校对和修改;感谢洛阳市新安县晨鸣印务公司经理宋丽娟设计制作排版截图设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发,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精华,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谢忧。拙作面世,定有纰漏谬误,敬祈专家同仁,斧正赐教。

作者 傅书成

二零一七年十月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