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和今年 (藏族)-民间情歌
去年和今年(藏族)去年,我从马背摔下来,手没摔破腿也没断;今年,我从爱人眼里被甩开,心啊,已碎得一片一片……好妹妹象残月落西了(毛难族)杯子“乓”的碎了,美酒斟在哪里呀?...
在日常生活与传统文化中,藏着许多有趣又实用的文学常识,这些知识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考试中常遇的考点。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梳理这些常识,同时了解一本能帮孩子轻松掌握考点的好书 ——《中国文化百科常识 1000 问》。
老一辈流传下来不少充满生活气息的俗语,比如 “盖房子不要盖得比邻居家高”,还有 “穷搬家富挪坟,不穷不富挪大门”“猪来穷狗来富,小猫来了开当铺”,这些俗语承载着过去人们的生活经验与观念。
古代的身份称呼十分复杂,不同境遇和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称谓。没房没地、四处闲逛的人被称为 “流”,没有正经工作的是 “氓”,偷东西的叫 “盗”,明抢的是 “匪”。租地耕种的是佃户,有房有地的普通人家是庶民,家中有人当兵的是军户,高官大臣则属于贵族,而贵族家道中落后就成了寒门。
不同身份的人,居住场所的叫法也各不相同。贵族住的地方叫 “府”,百姓的住所是 “家”,财主的住处称 “宅”,嫔妃居住的是 “宫”,所以嫔妃会自称 “本宫”;帝王居住的地方是 “殿”,因此帝王被尊称为 “殿下”。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丰富。第一个朝代是夏朝,最后一个朝代是清朝。在众多朝代中,周朝存在时间最长,元朝疆域最广,宋朝科技最为发达,唐朝文化最为繁荣。各朝代的建立者也各具特点:唐朝由李渊建立,宋朝是赵匡胤打下的江山,元朝由忽必烈定鼎天下,明朝是朱元璋一手开创,清朝则是皇太极建立的。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 494 个皇帝。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最长寿的皇帝是乾隆,他活到了 89 岁;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康熙,在位整整 61 年。第一个平民出身的皇帝是刘邦,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我国还有唯一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城市 —— 秦皇岛,唯一没有出过皇帝的省份是山东省,而出皇帝最多的省份是陕西省。
古都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是六朝古都,南京是十朝古都,洛阳和西安都是十三朝古都。许多城市的古代名称富有韵味,比如西安古代叫长安,北京古代叫永安,重庆古代叫江州,上海古代叫松江府,黑龙江过去叫宁古塔,新疆过去叫西域,内蒙过去叫塞北,河南过去叫中原。
在地理常识方面,河南与河北的 “河” 指的是黄河,湖南与湖北的 “湖” 是洞庭湖,广东与广西的 “广” 源自广信县,山东与山西的 “山” 是太行山。还有不少 “天下第一” 的地理标志:天下第一山是泰山,登顶后极具成就感;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气势雄伟;天下第一坑是小寨天坑,充满神秘色彩;天下第一佛是乐山大佛,十分壮观;天下第一楼是黄鹤楼,众多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千古名句;天下第一粮仓是吉林,粮食产量极高。
我国的自然地理景观也十分丰富。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宛如巨人屹立;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奔腾不息;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美如画卷;最长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智慧。
此外,我国还有诸多 “四大” 文化符号。四大工程是京杭大运河、灵渠、都江堰、万里长城;四大名山是庐山、泰山、华山和黄山;四大国粹是中医、武术、书法和京剧;四大临海是东海、南海、黄海和渤海;四大别称是中华、华夏、九州、神州。
在代表国家文化特色的事物中,国色是中国红,喜庆热烈;国画是水墨画,意境优美;国绣是苏绣,精致绝伦;国茶是龙井茶,香气四溢;国香是沉香,味道醇厚;国石是寿山石,雕刻后美轮美奂;国兽是麒麟,象征吉祥;国宝是大熊猫,憨态可掬,惹人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国菜是什么” 这一问题,可是小升初的真题,三年考了 143 次,中高考也经常涉及。很多家长可能没意识到这些文化常识的重要性,但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背熟这些常识,考试时想丢分都难。想让孩子小学进入尖子班,多背文学常识是个好窍门,不少学霸从小就开始悄悄积累这些知识。
新疆的天山中学名气很大,是新疆学子迈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摇篮,每年考入这两所顶尖学府的学生人数在全疆遥遥领先。该校校长多次强调,要想让孩子早点休息,就要尽早让他们背诵文学常识。像考试常考的 “连中三元的‘三元’指的是哪三元”“一问三不知指的是哪三不知”“黄口小儿一般指几岁小孩”“我国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是谁”“王婆卖瓜卖的是什么瓜” 等问题,很多孩子看到就懵,因为课本里大多没有相关内容,家长帮孩子整理又费时费力,如同大海捞针,可这些题在考试中却很常见,一题就值 3 到 5 分,不会做的话,孩子可能就与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
不过,大家不用发愁,《中国文化百科常识 1000 问》就能解决这个难题。这本书把近年来常考的一千多个文化常识考点整理得清晰明了,内容涵盖古代文明到现代发展、诗词歌赋到民俗风情,不仅有趣,还紧跟语文课本,考试重点和考查方式一目了然。更关键的是,它还是漫画版,特别吸引孩子,把书放在书桌上,孩子准会像小老鼠偷奶酪一样偷偷拿去读。
读完这本书,孩子就能清楚知道 “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人有三急指的是哪三急”“退避三舍中的‘三舍’有多远”“‘衣冠禽兽’一开始是不是指坏人”“我国的四书五经是哪四书哪五经”“三皇五帝是哪三皇哪五帝” 等问题的答案。每天只需抽出十分钟阅读记忆,考试再遇到这类题目,对孩子来说就是送分题。
孩子与学霸的差距,可能就在于这些小小的知识积累。所以,这本《中国文化百科常识 1000 问》一定要趁早给孩子准备,助力孩子实现学习上的弯道超车,说不定孩子就能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扫码打赏
微信扫描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