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寻龙
一、什么是寻龙
在风水中“龙”是山峦的意象,也是风水专业术语。风水借龙的名称来代表山脉的走向、起伏、变化。就山之延绵走向谓之“脉”,好像人身脉络,气血之所行。古人将土比喻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皮毛。古人云:“富贵出在龙身上”,无论阴宅还是阳宅,在选址时首先要观察龙的走向,然后才能考虑点穴,大凡看地以龙为主,寻龙点穴,龙者,地之气也,水界则聚,风侵则散。这里所说的龙是根据高山平原的起伏变化,勾勒出的一种用肉眼无法觉察到的气脉称之谓龙,龙在风水学中的地位为第一位。
根据世界地理的龙脉划分,龙脉是以帕米尔高原为发源地,向东行入亚洲。我国属昆仑山系分布于中国全境,因此,我国龙脉太祖山发源于昆仑山系。据古书记载,昆仑山上方下圆,周围二万二千七百里,脉出八方,即乾、坤、坎、离、兑五龙伸入外国,艮、震、巽三龙伸入我国,称之为三大干龙。艮龙之脉分布于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省,震龙之脉分布于甘肃、四川、陕西、湖南、湖北、浙江等省,巽龙之脉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江西等省。
寻龙是追查龙脉的起源,好比认祖归宗,一脉相传之意,所以大凡看地首先以龙为主,“龙真”穴便真,“龙”假穴便假。龙为穴的根本,故此必须循着生气流动的山脉才能
找到生气凝聚的吉穴。可以这样说,“龙”是因,而穴是果,寻龙是为了占穴,而占穴必须寻“龙”。
二、如何寻龙
依照风水学的理论,要想找到吉穴,必须从追寻龙脉着手,追寻来龙去脉,主要是看太祖山、少祖山、父母山及穴星的形态。
太祖山是指龙脉初发的山。《经》书上说:“寻龙须寻祖与宗,不辩祖宗何足语”。山之有祖,也犹木之有根,水之有源,根大则枝远,源深则流长。太祖山山形高大而巍峨,草木茂盛,倘太祖若登临其上,游目四顾,便会发觉附近的许多不同方向的山脉都是从太祖山分支出去的,它俨然成群山之首。倘若太祖山挺拔雄伟,远看山峰犹如龙楼宝殿一般巍峨壮观,而附近群山犹如贴身护卫簇拥有势,可断定这太祖山的“龙身”显贵,而由它分化出来的龙脉亦多显贵。
图4-59、 太祖山、少祖山图
少祖山是指龙脉从太祖山发脉之后,一路蜿蜒起伏,再起星峰即为少祖山。太祖山初发韧脉,内蕴之气尚未十分明显,难于判断,及至伸展到少祖山,内蕴之气已充分显现,故此从少祖山的形态和气势来判断龙脉的真伪,较易掌握。少祖山是以秀丽饱满,神态气足为吉。若是低小孤单,神气不足则不佳。少祖山因与穴星相近,故此对穴星的影响相当大,倘若少祖山吉,则附近会有吉穴,否则,少祖山若凶,附近便不可能有吉穴。先贤云:“近穴多为少祖山,此与吉凶最相关,山形幽美方为贵,破碎子孙定贫寒”。
从太祖山初发韧脉,蜿蜒起伏,再起山峰即为少祖山。自少祖山下数节即结穴,极有力,为吉地。
虽然有少祖山,然丑恶不成星体,不合龙格,出脉又偏落受风,纵有形穴,也不可下穴,主败绝。
父母山是指龙脉尽头的山,一般来说父母山下便是结穴的穴星所在。父母之下落脉处为胎,其下束气处为息,如母之怀胎养息。穴图4-60、少祖山不吉图星是由父母山孕育出来的,故此父母山对穴星有着直接影响,父母山倘若与穴星相生则吉,相克则不吉。穴,是指父母山下结穴之处,这是千里来龙止息之处,也是龙脉生气凝聚之点,正所谓万钧之力此中藏,倘若穴得真穴,消受得这万钧之力,凝聚生气则福祉甚大,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倘若点穴不慎发生偏差,便前功尽弃了。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