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力量
那年毕业后,我在《市场信息报》实习了半年。包括零零散散的新闻稿,当时我已在全国各地报纸杂志发表了百余篇的作品。如果外出谋生,找份编辑之类的事做,应该不成问题。抱着这种想法,我满怀豪情地去了深圳。
到了深圳后,我才发现,现实并非我想象的那么美好。深圳虽小,报纸杂志却不会比南昌少,招聘人才的要求比南昌还高。正规的报社、杂志社招收编辑,除了要求你有一定的作品发表,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证明你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最关键还得有一张本科或本科以上文凭,有的单位即便把要求降低到专科限度,也必须是正规院校毕业。而我却是江西民办南方联合大学第一届结业生,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证书还是通过自学考试获得的。我的文凭如同“私生子”一样让人自卑。因为文凭,我一次次在本可以胜任的工作面前退而却步,一次次失去展示才华的大好良机。
在人才交流中心徘徊了一个多月,我有点心灰意冷了。收留我的朋友却急不可耐,因为我借住在他的单身宿舍,弄得他和女友不得不长期分居。为了使我尽快找到工作,他每天都抽空从公司订的报刊上收集大量招聘信息,然后复印下来,下班就带到宿舍供我参选。我像一台装备先进的排雷机一样逐一把这些信息排除。
朋友见状,及时地把我丢进纸篓的招聘启事展开塞回我手里,哀劝道:“老兄,你选一两家单位试试吧。你发表了那么多作品,又在报社实习过,说不定人家会看重你的实力录用你了呢!古人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要被文凭的门槛吓倒嘛!"看他的模样就差没跪下给我磕几个响头了,我还是灰心丧气地摇摇头,朋友没辙了。
一天,他刚上班又匆忙赶回宿舍,人还在门外就大声喊:“吴志强,《金融早报》招记者了,上面的条件你全符合。”那情形,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激动。我接过他复印下来的招聘广告,果真如此。当天,便信心十足地去《金融早报》报名并交了资料。
面试那天,接待室足足挤了一百多人。快面试时,我忽然听到面试台有人大声成贴叫我的名字。我感到纳闷,如果要轮也轮不到我第一个面试呀,我排在五十多号呢。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我走到前台。传唤我的人是位戴眼镜的女士,她一见到我便问:“你叫吴志强吗,我们主任想见见你。”说完,便把我领进设在接待室后的一间办公室。
办公室坐着一位高大肥胖的中年人,他见我进来便离开办公桌绕到我跟前和我握手。我受宠若惊。
“你就是吴志强吧,我是人事部主任。你的资料我全看过。一百多人报名只有你是专科生呀。我很欣赏你的勇气,但更欣赏你的才华。你的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我仔细看过,有几篇很有分量。这样吧,要是你下午能把所有原件都带来,便用不着复试,明天你可以直接上班。”
幸运如天神般降临,当时我真不知如何收受。
被《金融早报》录用,首先要感谢我的朋友,要不是他在招聘启事上做手脚,把“本科”改为“专科”,我是没信心去面试的,那样的话,我在深圳的经历将是一片空白。他给予我的不仅是一次机会,而且是丢失已久的自信。尽管我在报社没有干多长时间,但朋友赐予的自信却成为我今生用之不尽的一笔财富!
>小故事大道理
圈一个人如果不自信,他就是满腹经纶也会英雄无用武之地。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学历确实是敲门砖。但是并不是说用人单位不注重实践,如果自身有足够的能力胜任那份工作,就应该充满信心,而不应该感到前途无路。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