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父亲与母亲-无声的教育-小故事大道理

来源:原创/搜集 发布:刘钱 12

父亲与母亲

我去同学家串门,正和同学聊着。突然,他儿子哭着跑了进来,边哭边喊妈妈。

同学不耐烦地把孩子抱过来,问:“妈妈不在,你怎么啦?”于是,他儿子委屈地举起压红的小手。同学见没什么大恙,草率地把儿子的手搓了两下,便打发他去玩。转过身,同学莫名其妙地埋怨起来,说:“现在孩子怎么都这样,一有什么事就喊妈妈,从他出生到现在三四岁了,也难听到他喊我几声爸爸。想起来真令人气愤,我为他付出的哪儿比他妈妈少。他一出生我就拼命赚钱替他买吃的、穿的和玩具。现在大了点,又忙着帮他找好一点的幼儿园,腿都快跑断了……”于是,我就安慰他说:

“父亲和母亲本来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果生活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电视剧,那么你的孩子现在就是观众,母亲则是演员,你就是导演。观众留恋感动的首先肯定是演员,绝不会是导演,再用句诗的语言概括,母亲就是孩子眼中爱的化身,父亲不过是爱的导演或制片人。”当时,我的确为自己这个比喻在同学面前扬扬得意。可接下去发生的场景立即让我意识到自己比喻的空洞。

不久,同学的妻子回来了,她一进门没发现我却看到孩子被压得通红的手,并惊叫起来:“宝宝,你的手怎么啦?”孩子见妈妈回来,受尽委屈似的,再次哇哇大哭起来,随后立刻扑到妈妈怀里,一边流泪一边述说着。妈妈抱着孩子,竖起耳朵听着,竭力安慰,同时,双手不停地抚摸着孩子的手,用嘴吹了又吹亲了又亲。

>小故事大道理

雕同是面对孩子压伤的小手,父亲草率地搓捏与母亲丰富的动作和语言比起来,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啊。细腻的心灵常常使人显得伟大。要做好一位称职的母亲,不仅要具备海一般博大的胸怀,还必须要有针一般细腻的心灵。而后面这点,往往是父亲难以做到的。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