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家,母子俩过活。母亲纺花,儿子打柴为生。这儿子名叫王小。
王小每天上山打柴,总是把干粮袋挂在树叉上,等捆好柴后再吃。后来一连几天等把打来的柴捆好后,干粮却没有了。王小想:怪呀?没发现有人来,怎么我的干粮老丢呢?这天他把干粮挂得高高的,还在老远处瞭望着,王小看了一会,只见一只老虎从山上走了下来,就往树叉上去啃干粮。可是今天的干粮挂的很高,老虎往上蹿一下,够不着,再蹿一下还是够不着,它一连蹿了几下还是够不着。最后它用尽全力前腿弓、后腿蹬,猛一往上蹿,倒是够着干粮了,但是因为用力过猛,连它的嘴也被挂在树叉上。把老虎吊在了半悬空中,上不去,下不来。
王小急忙从远处跑来说:“好啊!我说每天我的干粮老是丢,原来是你呀!今个非打死你不行!”说着他举起扁担就打。
老虎被吊在树叉上,有力使不上,净等着挨打了。它被打得实在受不了,最后只好向王小求告说:“王小哥,你别打了,咱两个结拜为兄弟,你要啥我给你啥。”王小说:“那不行,你说话不算数,我不信。”老虎说:“王小哥,我吃了你的干粮,你又饶了我,放我一条命,我怎能不报恩哪!”王小说:“要我放了你也行,可是你恁大个子,我怎能把你放下来呢?”老虎说:“你用扁担狠狠地顶住我的腰。”王小果真用扁担顶住老虎的腰,老虎肚子一吃劲儿,头一摇嘴就从树叉上取下来了。
老虎下来后向王小磕了个头说:“兄长,咋办,咱回家吧?”王小说:“可不敢,你要回家咱娘见了,不就吓坏了吗?”老虎点点头说:“也是。但是我总得摸摸咱家在哪住呀!”王小说:“那样吧,我在前边走,你在后边跟,到咱家门根看看,可不要进屋。”老虎说:“那也行。”
天黑了,王小回到家里,娘问:“你每天都回家得很早,今天为啥回来得真(这么)晚”?王小说:“娘,我今天在山上又招来个兄弟。”娘往王小身后一看,不禁“哎呀”了一声:“你疯了,那是只老虎呀!”王小说:“娘,不怕,它不伤害咱。”说着又对老虎说:“兄弟你要老实些,这是咱娘,你可不敢吓唬她。”老虎乖乖地点了点头,就走了。
从此,老虎每天晚上都要背来一只羊或是一头猪,放在王小家门口。母子俩吃不完就把剩下的晒成肉干,以备以后再用。
一来二去,日子长了,有好些人家的羊丢了,猪也丢了,就发现王小家整天有吃不完的肉,还晒有肉干,这猪羊一定是他偷的。于是,就把王小告至京官那里,京官差下衙役,拿王小问罪:“王小,你家哪来的那么些肉?”王小说:“不是偷来的,是俺兄弟送来的。”
“你兄弟是谁?”
“老虎。”
“胡说!你是人,虎是畜,老虎怎能是你兄弟?胡说!先丢到监里!”王小被下入了监牢。
老虎又来到了王小家里,王小娘说:“你又来了,你哥哥为你被抓去坐了监牢。”说着放声大哭。老虎说:“娘,你别哭了,我去搭救俺兄弟。”
老虎回到山里,往山头一蹲,嚎地大叫一声,只见四面八方,满山遍野都是老虎,齐往这山头上跑,原来这只老虎,是这一带的老虎王,一声嚎叫,就招来了八百只老虎,排好队听候虎王的吩咐。
天黑了,这八百只老虎,一字儿排开,把京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一只只虎眼像一盏盏灯笼,在城墙下乱跑乱叫,有的往城墙上扒,有的在城墙根刨。
京官没办法,报告给皇帝说:“老虎围住了京城。”皇帝也没办法,就立即召集大臣商议。最后议定在京城四路贴招子:“有能退得老虎者,要官封官,要啥给啥。”
这事传到监狱里被王小知道了。就叫人给他揭了招子,说他能退去老虎。王小被召上金殿,皇帝一看说:“就你那样儿,能退去老虎?”王小说:“你甭看啥样儿不啥样儿,只要能退去老虎就是好样的。”“那好!”就亲自把王小押送到了城头上。叫他退老虎。王小往城头上一站说道:“好哇!弟兄们都来啦!”他这一叫,只见其中一只老虎大叫一声,其他的老虎都静了下来。静听吩咐。皇帝一见说:“王小,中啊!你快叫老虎退了,我封你做官。”
王小说:“我不做官。”
皇帝说:“金银财宝任你拿。”
王小说:“我不贪财。”
皇帝说:“那你要啥?……还想叫我招你为驸马?”
王小立即伏地叩头说:“谢万岁。”他又回头对老虎说:“弟兄们,都回去吧!咱家没事了。哥哥在这里招驸马了。”
说罢,所有的老虎都散去了。王小从此再也不打柴了,在京城招了驸马。
流传地区:栾川
讲述者:王清,男,合峪农民
记录者:贾翰如,男,65岁,高中,县文化馆离休干部
采录时间、地点:1985年元月8日于合峪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