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真假附马 -古时候有个叫王撇的人 自幼失去父亲

来源:原创/搜整 发布:大学生 15


古时候有个叫王撇的人,自幼失去父亲,他和母亲住在一间茅草屋里,终日以打柴为生。他生得眉清目秀,为人和善,乐于助人,左邻右舍都夸他是个好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在一个夏天的早晨,二十岁的王撇又早早起来,挑了一担柴到街上去卖。正午时分,王撇卖完柴正要回家,看见街中心围了很多人,不知在看墙上张贴的什么东西,他挤进人群,仰脸看墙上贴的东西,可他不识字,看了半天,着急地说:“都在看那上头写的是啥东西?”

“写的啥东西?我给你说说”。这时人群中有个叫李爬的人,他好出风头,看王撇发问,便说:“前天午时,皇姑带着丫环在后花园赏花,被旋风卷走,万岁爷贴了寻人告示,说是找到皇姑的人,年老人赏金银两千两,年轻人不要金银招为驸马。”王撇一听,拉过李爬说:“这位大哥,我有话给你说。”

李爬把王撇拉到一边,王撇便问:“这位大哥,你姓啥名谁?”

李爬说:“我姓李叫爬”。“李大哥,我前天见到的莫非就是皇姑?那时我在山上拾柴,听见头顶有‘呼呼’风声,抬头一看,见一团有笸箩那么粗的黑影,我想是不是有啥妖怪又出来祸害人了,就用柴刀使劲向那团黑影砍去,上面掉下了一只绣鞋,流下了一股子血……”王撇话没说完,李爬便急急地问:“你说的可是真话?那团黑影落到哪里?那只绣鞋现在哪里?”

王撇说:“李大哥,我不骗你,现在那绣鞋就在我家,那团黑影落在鬼愁岭上那个不知多深的无底洞里。”

李爬一听,就说:“撇老弟,那有可能就是皇姑,这回要是我俩能救出皇姑,你招上附马,李爬我也跟着你沾点光。你赶紧回去把那只绣鞋拿来,给衙役看看是不是皇姑穿的绣鞋。”王撇跑回家中,不多一时拿来了绣鞋,李爬一看可乐了,只见这绣鞋上绣着龙凤图案,他拉着王撇来到县衙门口撕了告示,两个衙役带他们见了县官,说明来由,县官拿着绣鞋,带着王撇、李爬匆匆赶到京城,呈给皇上。皇上看后大喜,说绣鞋正是皇姑穿的绣鞋,当即传下圣旨,让镇国大将军赵龙率领众将士火速去救皇姑。赵龙走出午门,问王撇:“这位壮士,你可有办法救皇姑?”王撇说:“我从小在鬼愁岭上拾柴,对那里的情况很熟悉,我去试试吧?”赵龙想这件事非同小可,自己也不敢贸然行事,就答应了,又问:“你救皇姑都需要什么东西,只管讲来。”王撇说:“只要一根百丈长的大粗绳,再带上柴刀就行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赵龙带着十名官员和四十名御林军,跟着王撇、李爬来到鬼愁岭无底洞口。只见这洞方圆约五里,洞四壁如刀削一样危险、光滑,根本无法近身,洞内深不见底,看一眼就让人毛骨悚然。王撇说:“李大哥,你下去救皇姑,我给你拉绳吧?”狡猾的李爬怕下去太冒险,就假惺惺地说:“撇老弟,你整天上山打柴,习惯登山下岭,还是你去吧?”王撇生性正直,听李爬一说,也不推辞,便把粗绳系在腰中。这时赵龙解下腰中宝剑,递给王撇说:“这位壮士,此剑是当今圣上御用尚方宝剑,能斩妖降邪,你带着它进到洞中,见妖就斩,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王撇谢过赵龙说:“我若能救出皇姑,就摆动绳子。你们可要马上拉她上来。”而后,带好宝剑,花费了好长时间,才艰难地下到洞中。只见这洞中竟也明朗朗的,看得清洞里的一切东西。他拔出宝剑,向里走,刚来到头道门前,只见门口有两个大毒蝎,“呼”地向自己袭击过来,他连忙挥剑斩了二蝎。来到二道门前,只见两条水桶粗的大蛇,吐着血红的芯子,把守在门口,他吓得后退了一步,猛地想起镇国大将军赵龙交待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便又跨前一步,迅速挥剑砍死了两条大蛇。王撇又往里走,见山洞里竟有一条缓缓流动的小河,河边有花草树木,还见到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在洗衣服。王撇走过去,那位姑娘抬头问道:“你是何人,来这洞里做什么?”王撇说:“皇姑被旋风卷到这山洞里,我是来救皇姑的。”那姑娘说:“是谁让你来救皇姑的?”王撇说:“是万岁爷贴下寻人告示,说救出皇姑者年老人赏金银两千两,年轻人不要金银就招驸马。”那位姑娘听罢,看王撇身体强壮,长得五官端正,看他神情,听他说了几句话,就以一个少女敏锐的心感觉到他是个淳朴善良的人,便喜滋滋地说:“我就是皇姑,你救我出去,不要金银,只要招为驸马,你就有金银了。我给你一只玉镯,到时我俩以玉镯为证,就可以完婚。”说完她取下左手的一只玉镯交给王撇,王撇说:“救人要紧,有啥事出去再说。”皇姑执意让他收藏好玉镯后又说:“把我抢来的是蟒妖,逼着要我和他成亲,我们把妖怪杀死,才能逃出这个妖洞。我洗这衣服就是妖怪的血衣,一会儿你藏在我的裙子下,我走一步,你走一步,到时我对妖怪说给他洗擦伤口,叫他头往床边来,连说三次,你就赶紧站起,把他的头砍掉,千万小心,不能有误。”计议已定,皇姑便让王撇藏在她裙子里,刚进到妖怪洞内,妖怪用力嗅了嗅鼻子说:“不好,这会儿咋有生人气?”皇姑忙说:“瞧你说的,我刚到这洞,我是生人,你咋会闻不到生人气?”妖怪这才点了点头。皇姑见妖怪不再怀疑,就松了一口气,她来到床前,王撇从裙子里钻出,藏在床下,皇姑端来一碗水,甜甜一笑说:“来,你把头往床边来点,我给你洗洗伤口。”妖怪便把头往床边来了点,皇姑说:“再往这边来。”妖怪把头又往床边来了点。皇姑又说:“再往边来一点就好了。”妖怪又把头往床边来了点,王撇“呼”地站起,手起剑落,毫无防备的妖怪头被砍落在地。杀死妖怪,王撇和皇姑走出妖洞,来到那根大粗绳前,皇姑说:“把绳子系在咱俩腰上,我们一起上去。”王撇一听,连叫不妥:“你是一女,我是一男,你是皇姑,我是平民百姓,我们一起被拉上去,那么多官员见了多不好看,还是你先上去,放下绳子我再上去。”皇姑感激地点了点头,从心里更喜欢他。王撇便把绳子系在皇姑腰间,摆动绳子,上面的人都拉着绳子,救上皇姑。赵龙和官员们一见皇姑安全脱险,都松了一口气。皇姑说快把洞中救我的壮士拉上来。他们口里答应着,却慌慌张张拥送着皇姑上金殿请功,只命李爬着人去拉在洞里救皇姑的王撇。李爬见官员和御林军离去,抢功心切,顿起杀心,心想把王撇困在洞中,不是渴死也会饿死,就一狠心把绳子丢进了万丈深渊,转身奔京邀功、招驸马去了。

洞中的王撇整整等了一晌儿,也不见李爬把绳子拉上去,他想一定是李爬起了歹意,万般无奈,又进了洞内,他走过一道门,二道门,又走过了皇姑洗衣服的那条小河,看见前边不远处有一座院落,他踏进院中,只见院内有个望不见底的深潭,潭边卧着九条巨龙,一见他进去,这些龙又是摇头,又是摆尾的望着他。王撇心想,这些龙会吃我吗?他蹲下身子动动一条大龙,那龙用和善的表情望着他,并没有伤害他,他觉得困乏极了,便靠着这条龙,沉困睡去。

第二天,王撇醒来,腹内又饥又渴。他看看那些龙都在舔潭边一个黑色的大石头。心想,这些龙舔的石头就能治饥渴?他走过去,也舔了几下石头,只觉得腹内不饥也不渴。便又想,这地上别的石头也能治饥渴吗?他拾了一块小石头拿在手中,待到中午,他饿了,便拿出这块小石头舔了几下,腹内不饥也不渴了。王撇心想,罢了,出洞我又出不去,也只好和龙住在洞里,活一天算一天吧。

李爬那日随官员进京,声称是自己救出皇姑,不要金银要招驸马。皇姑看了看李爬,对皇上说:“这个人不是救我的那位壮士,救我的那位壮士我给他一只玉镯,见到玉镯,我才完婚。”说罢,受了惊吓又疲功过度的皇姑回宫休息去了。皇上问李爬:“皇姑给你的玉镯你带来没有?”李爬一听,就撒谎说:“我忙着救皇姑,不知把玉镯丢到哪里去了。”皇上说:“皇姑说你不是救他的那名壮士,莫非是嫌你长得太丑?不过君无戏言,你救了皇姑,寡人现封你为东床驸马,你在百日之内寻找玉镯,百日之后,找到找不到,寡人也让你完婚。”李爬一听,高兴透了,他退下金殿,随从领他回到东床驸马府,他每天坐着八抬大桥,众兵士前呼后拥跟随在御街夸官,好不威风。

王撇在洞中,不知不觉已过了了九十九天,就在九十九天晚上,他刚入睡,就见身边的一条龙说:“王撇,这里原是我们东海、南海龙聚会之地,半月前我们聚会时遭霸占了这里修炼千年蟒精的暗算,这该死的蟒精用邪术把我们困在这里,我们一时难以脱身,你杀死它,也救了我们,它死百日后,邪术就不灵了,我们也恢复了体力,明天九龙百日出洞,你坐在我们哪条龙的脖子上都行,我们能带你出洞,要不我们走后,你一人在洞中,我们吃的麦饭石就不能治饥渴了,你会饿死在这洞中。”王撇醒来,怎么也睡不着,好不容易盼到天明,只见自己身边的这条龙又是点头,又是摆尾,可王撇害怕到半空掉下来摔死,吓得一动也不敢动。那龙便腾空而起,眨眼不知去向。接着那些龙都冲他点头摆尾,接二连三腾空而起,眨眼不知去向。只剩最后一条龙了,那龙见王撇还不动,就把脖子伸在他身边,王撇见了,把牙一咬,暗想,罢了,就是龙把我驮在半空摔死了,也算我该死。他骑在龙脖子上,闭上眼,双手紧紧抱住龙角,只听耳边呼呼风响,那龙已飞到半空。猛地,他觉得自己坐在了地上,睁眼一看,自己已回到了自家院子里,那龙竟也不知去向。王撇奔进屋里,只见母亲思儿心切,眼睛早已哭瞎,躺在床上,好心邻居帮忙照顾着她。王撇想,我在洞中放进衣袋的那块小石头舔一下就不饥不渴,现在我何不试试,看用它能不能治好母亲的眼睛。王撇掏出石头,在母亲的双眼上擦了几下,母亲立刻睁开眼来,一见是儿子王撇,母子俩顿时抱头痛哭。那块石头治好了王撇母亲的眼睛,以后就再也没有用场了,这是后话。过了好久,母子俩才止住了哭。王撇告诉了母亲自己救皇姑一事,说:“妈,您在家等着儿,我要进京招驸马了。”母亲叮瞩他说:“孩子,一路要多加小心,早去早回。”王撇点头应允,出门而去。

王撇刚进京城,就被正在御街夸官的李爬看见了,他贼眼眨了几下,计上心来。让轿夫住轿,上前抓住王撇双手,叫道:“哎呀,兄弟真教你受苦了。那天救出皇姑,我一时慌张,把绳子弄掉在洞里了,我奉圣上之命,几次到鬼愁岭救你,可怎么也下不到洞中,真急死人了,现在,正在想办法,你却回来了,我真对不起兄弟。”说罢挤出几滴眼泪,又拉着王撇的手,一同进轿,直奔驸马府。

下了大轿,李爬命手下大摆酒席,说是给王撇接风洗尘,正直的王撇以为李爬不会有害自己的心,便放心吃喝。李爬趁机溜到一边,命手下在酒中下毒毒死王撇。那名随从生性善良,于心不忍,便下了蒙汗药,想蒙混过关,伺机救王撇出去。王撇喝下了有蒙汗药的酒后昏迷过去。李爬让人把王撇“尸体”背到后花园花架下隐藏起来,严密把守,不许任何人进去。他只想明天早日与皇姑完婚后,再想法处理王撇尸体。

皇姑多日来心头发闷,下午带着众丫环来后花园赏花,兵士见皇姑来到,无人敢阻拦。皇姑和丫环进了后花园,一名丫环便大叫起来:“那花架下咋睡着一个人。”皇姑和丫环一同走过去,皇姑定睛一看大吃一惊,这人正是救自己的壮士,他咋会睡到这儿?皇姑上前推了王撇几下,他没反应,叫了他几声,他仍不吭声。连忙回宫告知皇上,皇上命校尉抬回王撇,见他双目紧闭,仍不醒来,便叫来太医医治王撇。李爬诡计没有得逞,太医救醒了王撇,他终于知道了李爬这小子的蛇血心肠,便把自己被李爬骗进府中,吃了饭喝了酒就不省人事之事告知皇上、皇姑,并拿出了皇姑给自己为凭证的玉镯,皇上一看知道自己差点办了一件错事,就让皇姑带王撇到宫中调理身体,一面传旨,把罪该万死的李爬推出午门斩首示众。

第二天皇上传旨:文武百官上朝,给王撇、皇姑热热闹闹举行婚礼。

那天,皇宫内外张灯结彩,唢呐齐鸣,响彻云霄,一直热闹到深夜。

 

流传地区:栾川县叫河、三川、冷水一带

讲述者:崔晨,男,74岁,农民

记录者:崔永照,男,30岁,本科,县国土局干部

采录时间、地点:2006年4月7日于叫河黎明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