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儿遗母恨-生活故事

来源:原创/搜整 发布:大学生 18

常言:娇子如杀子。

从前,有个女人,她二十五岁上就死了丈夫,留给她的,是一个一贫如洗的光景和一个三岁的幼儿。

她牢牢记着丈夫死前交待她的一句话:“好好把孩子养活成人长大,苦日子一熬过去,你们娘儿们就能出头了。”妻子噙着泪刚强地说:“放心吧,他爹,咬着牙也要把您李家的根延续下去。”从此,她就开始了孤儿寡母的凄楚日子。

第二年,孩子已经能离开她的手脚,到左邻右舍家里玩了。他常钻到人家的床底下,把臭裹脚布破鞋扔出来,还常把人家案板下的破罐烂碗拉到当屋里玩……这一切在大人眼里都赢得了笑言和夸赞:“看看这娃子,心里多有窍道,长大一定比他爹强。”妈妈听了,脸也绽出了笑容。

有一次,母亲烧火,突然被一根火柴头燎着了指头,由不得“嗤哈”一声,把指头放到舌头上舔,又放到凉水里泡。有心的儿子竟把这事记住了。下午,他从邻居家拿回来一把火钳子,对母亲说:

“妈你用它夹柴火,就烧不住手啦!”

妈妈简直惊呆了:我的春生才四岁,就懂得心疼娘了!她抱住儿子亲了又亲,放开了又拦在怀里,如是三番,弄得儿子咯天呱地笑起来。

此后,每当妈妈烧火,就对火钳爱不释手。

起初,这小淘气还受邻居欢迎,随着年龄的增长,邻居们对他有了戒心,离家总把门锁上。但这能阻挡住他进屋吗?他常把门推开点缝,贴门槛钻进去,把人家的落花生、柿饼或核桃、枣装进口袋里钻出来。妈妈也似乎意识到儿子的行为,就给缝了个“宰猪娃布袋”让他携带着,好为寡妇这艰难生活填补粒米寸布。

有一次,村里来了补鞋匠,那锋利的剪刀早被春生看中,妈妈正需要这样的剪刀。于是当补鞋匠不注意的时候,春生就把剪刀往腿窝一夹,蹦着拐拐走了。并且还对路上的人夸口:“看,我能一口气蹦到家!”

……

如此这般事例,成百宗的送走了春生的幼年。眼看已长到十五岁了,家里也确实比以前方便起来,而妈妈的心却日甚一日地增加着忧虑。她没有勇气去阻挡儿子的行为,也没有勇气去断绝这条财路。她希望儿子这一生永远不会被发觉。如果有一只高明的无形的手遮掩住儿子的行动,该多好!她想除罢神仙,谁有这样的手呢?于是,她买了一张观音菩萨像,跪在面前祈祷,直至儿子胜利归来。如果儿子一夜不归,她就跪个通宵达旦,甚至第二天还要跪,连饭也没心做。有时候,她也到丈夫牌位前哭诉:“如果你的灵魂儿没有进地狱,就好好照看咱那春生吧!他是你李家的一条根啊!”

她很迷信这祈祷的功能,因为儿子都能够平安归来。即使有几个白天,儿子空着两手,拖着疲乏的身子进门,也没有暴露霜风险情。于是,他暗中对儿子鼓励:“有观音老母保佑你,咱一定会富起来,你的媳妇也一定会顺利地娶到家。”

可是,就在春生十八岁的那年夏天,他一去三天,没有回来。母亲每天只能吃一顿饭,惊慌和忧虑,一次一次袭上心头,上千上万个头向菩萨叩去,可是儿子还没回来!……她正在万支银箭穿心之际,门被推开,两个公差凶神一样站在她面前。其中那个年长的矮个子公差说:“你就是李春生的娘吧?你的儿子偷国家银库被捉住了,明天就要开刀问斩。他死在眼前,想见你一面,跟我走吧!”

她的心碎了,身子软瘫成一堆泥,观音老母的像在她眼前晃荡起来,整个屋子在她眼前旋转起来,她扶着墙走到丈夫牌位前,“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年轻的瘦高个子公差,厉声喝道:“不许大声哭,快跟我们走!”

她的泪真的停到脸颊上,像木雕泥塑那样,走出了家。她忽然想起应该给儿子带点吃食,但公差已用公家的锁锁住了门。

死不死活不活地走了一天,天黑时,昏昏沉沉赶到县衙。她要求立即见到儿子,但法官只允许明天五更由公差带着到法场相会。她向法官磕了许多头,法官仍不答应。等她抬头再看公堂时,法官已经不知什么时候走去了。她真想一头撞在公堂的明柱上,先到阴间等候儿子,谁知两个公差又把她搀走。公差把她带到厨房里去吃 饭,她只讨了一碗开水,喝了足有吃一顿饭那么久。她被带进一间空屋子里,一堆稻草,一卷铺盖,门锁着,外边有来回走动的声音。她第一次尝到“人犯王法身无主”的滋味,自己尚且如此,儿子呢?现在唯一的希望是神灵护救啦!她多么希望像故事中说的那样,一阵狂风刮过法场,连她和儿子一起吹到荒山野滩之处。于是,她就面南而跪,口称:“观音菩萨,大慈大悲。”

“起来,跟我走!”,忽然她被谁踢了一脚。睁开眼来,一个公差站在面前。公差告诉她,五更已到,要她去法场见儿子。

她战战兢兢,跟在公差后边,另一个公差在门口等着,把她夹在当中。天还黑沉沉的。她高一脚低一脚来到城外,两盏昏黄的灯吊在柱子上,飘忽着血一样的光焰,照见高台上站着两三个穿着法衣的人。台下一根桩子上吊着另一盏灯,灯下有一个黑影子,一动也不动地被捆在桩子上,背上插着亡命牌。公差对她说:“去吧!那就是你的儿子,可不许大声哭!”

她那里能忍住,喊了一声“春生儿……”就扑过去,由于走得过猛,她跌倒了,她没有站立的勇气,而是双膝跪着走到儿子的脚前,又开始扶着儿子站起来,拍着儿子的双肩,“儿天儿地”地哭起来。

起初儿子双目紧闭连一滴泪也没有流。忽然儿子睁开眼睛,冷冷冰冰地说:“妈,不哭啦!泪流干也不顶用啦。还是叫儿子再吃一口奶,作为永别的纪念吧!”

虽然母亲的奶水早已干了,但儿子这一点要求确实震撼着母亲的心。于是将衣服敞开,把奶头送过去。只听儿子“格叭”一声,妈妈“娘呀”一声,一颗血淋淋的奶头,被儿子吐到地上。母亲由不得骂道:“你好狠心啊!死到临头,还咬掉娘一块肉!”

儿子圆睁双眼,像豹子要吃人似的说道:“当初我拿回火钳子,你要不夸奖我能干,我也不会落到今天的下场!”

三个灯头灭了,处斩的时间到了,儿子怀着恨被推上了断头台,寡母悲哀地昏倒在地。

流传地区:栾川城关

讲述者:孙雪萍,女,23岁,高中,县机械厂工人

记录者:宫拂晓,男,22岁,高中,文化站专干

采录时间、地点:1987年元月9日于栾川县城关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