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庙子街南有一道洪洛河沟,沟深四五十里。这里是“山高皇帝远,林深妖孽多”。相传,明朝天启年间,这里有一座大寺院,名叫洪洛寺。寺院占地十余亩,庙宇堂皇,楼阁层层,光和尚就有五百多个。为首的和尚法号“浑园”长老。听说他在少林寺学过艺,练就一身本领。回来后,就叫和尚们天天学打拳,习棍棒,弄刀枪,个个都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常言说:“人多势众,艺强压人。”这些和尚们仗着自己的人多势众武艺强,也就渐渐地作起精来了。他们在寺院里安下了一盘大碾,一盘大磨,说是神碾神磨。大闺女小媳妇来碾米,八升谷子就碾一斗米,男人们和老太婆来碾米,一斗谷子碾不上八升米。磨面也是这样。人们都说老佛爷也是偏心眼儿,向的是大闺女小媳妇。可是时间一长,人们也渐渐地知道了这个秘密。这不是什么老佛爷偏心眼儿,而是老和尚们在作怪。他们以碾、磨为诱饵,吸引附近的年轻妇女来碾米磨面,而进行那些不可告人的勾当。他们把大殿里的大明柱下挖了个洞,形成了个暗室,经常把妇女们抢掠至暗室内进行调戏奸淫。有时还把路过的妇女和附近的妇女抢在暗室里,弄得路断人稀,群众们是敢怒而不敢言。也有些人暗暗的向河南府、陕州道告发。可是,这里距河南府——洛阳和陕州都有四百多里,来人马少了,制服不了他们,来人马多了,兴师动众,也有很多不便。况且,他们又都是武艺高强,人多地险,很不好惹。虽然官军也来剿过两次,但都被顶了回去。反而,这群恶和尚气焰更加嚣张,成了这里的山大王。老百姓受苦不尽,大部分都逃走了。弄得这里的大片土地,都被寺院所霸占。
事情越弄越大,听说后来北京的皇上知道了,朝廷就派了一位姓王的将军前来围剿。这位王将军据说是洛阳人。他接受了这个任务后,并没有派大批人马前来围剿,而是自己扮演了一个收购扫帚的客商带着几个伙计前来这里侦察。
这位假扮收购扫帚的客商,来到洪洛寺,给和尚们带了许多贵重礼品和城里的货物。他与和尚们交上了朋友,就在山门里找了一个住宿的地方,成了和尚们的座上客。他时来时往,把城里的货物带到乡下,也把山里的土特产带到城里。他落落大方,谈吐好客,和寺里的和尚们都交上了朋友。只要他一来,就住在寺院里,所有的来往货物,也常常寄存在寺院里,成了寺院里的熟客。
“王客官”是个大客商,收购扫帚不管质量好坏,价格高低,只要有人来卖,有多少收多少。收买的扫帚都存在寺院的内外,堆得大垛大垛,摆得满院都是。由于和尚们接受了“王客官”的厚礼,所以,对他堆得满院的扫帚,不但不感到讨厌,反而替他看管得很好。
这天,突然阴云密布,北风呼啸,天降大雪。“王客官”就乘机带了许多脚力前来运扫帚。来时,又给“浑园”和尚带了很多礼品。自然“浑园”对“王客官”带来的脚夫安排得很好。和尚们又在附近替他们觅了不少脚力,准备天交五更起早把扫帚运至两河口,顺伊河运往洛阳。不料这天夜里,天交三更,狂风大作,寺院山门火光冲天,一片通红,院里院外的扫帚全部着了火。火仗风势,风助火威,越烧越旺。寺院里的殿堂全部着了火。那些运扫帚的脚力全成了神兵神将,亮出了武器,把寺院围了个水泄不通。附近的群众,一见官兵来围剿,也前来助战,和尚们被包围在层层官兵之中,被埋在熊熊火海之内,武艺再强也无法施展。烧得他们焦头烂额,一片哭叫,无所适从。有的被烧死,有的向官兵投了降,还有的从暗室内被搜出来当了俘虏。天色将亮,风停了,火熄了,经过打扫战场,五百多个恶和尚除了一少部分投降外,大部分都被烧死。但是,不见“浑园”长老和他的几个主要帮凶。原来这个暗室里还有一条通向野外老林的石洞当暗道,当寺院燃起通天大火时,这几个作恶多端的住持和尚,便暗暗地从老林石洞里往外钻。但他们哪里知道,那位扫帚客商便是官府派来的王将军,早已把这条暗道侦察得清清楚楚;一支伏兵在洞口等着他们呢!当他们一露头,就一一被擒。这群恶僧再也不能危害人民了。
流传地区:栾川庙子
讲述者:段海山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