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瓣

第一章 开头的几个问题第10节 《石头记》的三组作者

来源:原创/搜集 发布:开元 15
顺治时代的文风仍然沿袭明末。庙堂上有风流天子,江湖里有风流才子。

康熙年间,辅政四大臣掌权,文字狱大兴,如庄氏之《明史》案、沈天甫之狱、戴名世《南山集》案、金圣叹的哭庙案等等,都是震动天下的著名大狱。

文字狱大兴,加强了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但严重窒息了文化学术的健康发展,在文化界造成浓重的恐怖气氛,“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粮谋”,就是当时文坛风气的真实写照。

康熙年间的士大夫,既震慑于统治者的淫威,又无法压抑内心的愤懑,“往往借古人之歌哭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骚”(吴伟业《北词广正谱序》)。《石头记》正是这一时代的产物。

吴伟业是与《石头记》关系极为重要的明朝遗老。吴伟业所写的《秣陵春》中,人鬼合一,身魂分离,阴阳一体的写法,与《石头记》如出一辙。《石头记》里隐射的第一大人物皇太极,就有“一僧”、“癞头和尚”、“秦业”、“秦钟”、“秦鲸卿”、“秦可卿”、“贾雨村”、“贾赦”、“大狗”等多个化身,而且男女不分,父子不分,人兽不分,人鬼不分。这明显是汤显祖《牡丹亭》创作手法的延续与发展。吴伟业,号梅村,是清初著名文豪。吴梅村《读史偶述》第十六首云:“故国满前君莫道,凄凉酒盏斗成窖。”——说明他暗将汤若望嘲为孝庄野老儿。吴诗所谓“故国”指明朝,“满前”指清朝,“君莫道”意为隐射,“凄凉酒盏”隐射寡妇思春,不耐寂寞。《读史偶述》透露了吴梅村是《石头记》的作者之一。否则,吴梅村何以在康熙年间就知道刘老老隐射汤若望?

《石头记》的书名也有五个分身,(甲戌本)第一回云:

因毫不干涉时世,【甲戌侧批:要紧句。】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甲戌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甲戌眉批: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

(1)《石头记》写的是“一僧”、“一道”与“石头”牵头的历史故事。《石头记》的要害是《情僧录》。而“情僧”表面上是指空空道人,实指“行痴”与“痴道人”顺治皇帝。

(2)“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暗示《石头记》与《情僧录》主要写的是孝庄与顺治的历史故事,而强调的是清兴的历史记录。

(3)“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暗示作者是汉族文人,《石头记》又是悼明的文学艺术作品。“吴玉峰”者,“吴语讽”也,是历史学家南方人的化身。

(4)“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暗示《石头记》写了明亡清兴的历史,以孔有德、顺治与康熙三朝为主,正面看“无非公子与红妆”,反面看“白骨如山忘姓氏”,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阴阳对立正反两面的《资治通鉴》。其中“孔”指孔有德一代,“梅翰林”指顺治一代,“溪”指康熙一代。

(5)《甲戌本朱眉》:“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今怀旧,故仍因之。”“棠林弟”指吊死景山海棠树的崇祯帝的弟弟,即南明王帝也。

(6)“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悼红轩”是指故宫的档案馆。暗示《石头记》是以清朝皇宫后妃为主角的历史文学作品。

由此可见,空空道人、情僧、吴玉峰、孔梅溪、棠村、曹雪芹等都为此书的创作(抄录)、改名、题名、作序、披阅、增删做了工作。空空道人与情僧是一个人,乃《石头记》第一作者韩王朱本铉的化名。吴玉峰、孔梅溪、棠村三个名字里面,隐着清初著名文豪吴梅村的名号,他应该是第二作者。曹雪芹乃宫内太监吴禄的化名,他是第三作者。一个是政治军事领袖,一个是捉笔作书的文豪,一个是宫内资料的提供与整理者。

空空道人“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表明空空道人是根据石头的经历,创作了《石头记》。“抄录”者,创作的另一种说法也。他无疑是第一作者。

“空空道人”在剃发令的压力下改名为“情僧”。而“清僧”头目顺治皇帝却自愿削发当了“痴道人”。说明空空道人与痴道人具有对等的帝王身份。“空空道人”应该是南明的皇帝,很可能就是康熙二年、定武十八年“不知所终”的韩王朱本铉(一百三回贾雨村见到的甄士隐)。

《石头记》一百三回的甄士隐,就是他的化身。知机县急流津,“村旁有一座小庙”,在“一株翠柏,下荫着一间茅庐,庐中有一个道士,合眼打坐”。庙里的道士结庐打坐,表示虽在清朝占领区,却坚持反清复明。“雨村复又心疑:‘想去若非士隐,何貌言相似若此?离别来十九载(南明政权维持19年),面色如旧,必是修炼有成,未肯将前身说破……’——这段文字就是一个“风月宝鉴”。

崇祯自缢后19载,正是南明定武十八年。此处的甄士隐代表南明皇帝,而定武十八年的最后一位南明皇帝不正是甄士隐代表的韩王吗?

赞赏二维码

赞赏二维码

发表评论 (已有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